1. 实验小组在实验时,不慎将灯泡L2的玻璃外壳碰碎。他们惊奇地发现灯泡L2几乎不发光,与其串联的灯泡L1不仅没有熄灭,反而更亮。开关断开后的电路如图甲所示,灯泡L1和L2都标有“2.5V0.3A”字样。针对上述现象,探究下列问题:玻璃外壳破碎后,灯泡L2的灯丝电阻发生了什么变化?玻璃外壳究竟起什么作用?

(1) 玻璃外壳破碎前,灯泡L2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分别为1.20V和0.20A;玻璃外壳破碎后,灯泡L2两端的电压变为0.40V,通过它的电流变为图乙所示,则电流为A。初步分析可知:玻璃外壳破碎后,灯泡L2的电阻变小。
(2) 实验中,对着玻璃外壳破碎的灯泡L2吹气,发现灯泡L2两端电压突然变小、通过灯泡L2的电流突然变大,说明吹气加快灯泡L2灯丝表面空气流速,加快其散热速度,从而使灯丝电阻变小。由此推断,灯丝的电阻大小与有关,玻璃外壳可能起到的作用;
【考点】
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容易
能力提升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