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出卷网首页
1. 如图所示装置,用两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重为60牛,水平面与物体间的摩擦力为20牛,不考虑其他摩擦,则F
1
=
牛,F
2
=
牛。
【考点】
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填空题
普通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学校升旗的旗杆顶部最适合安装的简单机械是
。
填空题
容易
1. 如图所示,滑轮重力、绳重和摩擦均不计,物体重都是100N,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都是30N,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则分别作用于各绳端的拉力F
1
=
N;F
2
=
N,F
3
=
N。
填空题
普通
2. 一辆汽车陷进了泥潭,司机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式安装滑轮A、B,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由图可知,滑轮
是定滑轮;较省力的方式为
(填“甲”或“乙”)。
填空题
普通
3. 定滑轮和动滑轮在构造上是相同的,只是在使用中,
的滑轮叫定滑轮,
的滑轮叫动滑轮;定滑轮的作用是
;动滑轮的作用是
。
填空题
普通
1. 如图所示,下列滑轮使用过程中(不计摩擦、滑轮重力和绳重)可以省力的是( )
A.
B.
C.
D.
单选题
普通
2. 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泥潭后,司机按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法拉车(不计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及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都省力
B.
甲省力,乙不省力
C.
甲不省力,乙省力
D.
甲、乙都不省力
单选题
普通
3. 两个滑轮完全相同,分别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相同的物体以相同的速度习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
两次绳端移动的速度相等
B.
F
甲
所做的功小于F
乙
所做的功
C.
F
甲
通过的距离等于F
乙
通过的距离
D.
甲装置的机械效率小于乙装置的机械效率
单选题
困难
1. 在拓展课堂上,小泉同学模拟某建筑工地上拉动工件的情景,设置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他用该滑轮组在4秒内将一个重为100牛的物体,沿着水平地面匀速拉动了2米。人的拉力为18牛,物体移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35倍,不计绳重及机械的摩擦。
(1)
图中滑轮
(填“
A
”或“
B
”)是动滑轮。
(2)
求人的拉力做功的功率。
(3)
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答题
困难
2. 如图所示, 物体A 重为200N, C、D滑轮重均为30N。物体B重为120N,它恰好能拉着A向右匀速运动。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F作用于物体A上,使物体B在5s内匀速上升了0.8m,则:(不计绳重和摩擦)
(1)
图中D为
(填“定”或“动”) 滑轮, C在此次提升重物过程中的作用是
。
(2)
拉力F的大小为
N, 拉力F的功率为
w。
填空题
困难
3. 小凡同学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装置图如图所示。
(1)
在探究定滑轮时,照图乙操作,觉得读数不方便,于是把测力计倒过来,即测力计吊环系在拉绳上,用手拉挂钩,测力计的示数会
(“变大”、“变小”或“不变”),其理由是
。
(2)
在探究动滑轮时,照图丙操作,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发现,测力计的示数F大于物重G的一半,与课本结论存在差异,其原因是
。 请给出一条减小此差异的建议
。
实验次数
物重G/N
测力计的示数F/N
1
1.00
0.65
2
1.50
0.90
3
2.00
1.15
实验探究题
普通
1. 如图所示是汽车起重机,其中A,B组成滑轮组(结构如示意图),C杆伸缩可改变吊臂的长短,D杆伸缩可改变吊臂与水平面的角度,O为吊臂的转动轴。装在E里的电动机牵引钢丝绳,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H为在车身外侧增加的支柱,F为吊臂顶端受到竖直向下的力。下列有关汽车起重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滑轮组中A滑轮用于改变力的方向
B.
当C杆伸长时吊臂对D杆的压力将变大
C.
当D杆伸长时力F的力臂将变小
D.
H的作用是工作时以防翻车和避免轮胎受到的压力过大
单选题
普通
2. 小柯用图中提升重为400牛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B.
人将绳子拉过1米,物体也上升1米
C.
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牛
D.
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单选题
困难
3.
如图,用同一滑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摩擦)。图中F
1
、F
2
、F
3
、F
4
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F
1
= F
2
B.
F
3
= F
4
C.
F
1
=
F
3
D.
F
2
=
F
4
单选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