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据“八五”普法规划实施要求,围绕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核心内容,学校决定组织八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知识问答比赛,比赛分为两轮,各项成绩均按百分制计.
收集数据:
第一轮比赛,八(1)班和八(2)班分别组成了两支10人的队伍进行书面知识比赛,成绩如表:
八(1)班 | 78 | 83 | 89 | 97 | 98 | 85 | 100 | 94 | 89 | 90 |
八(2)班 | 81 | 82 | 83 | 87 | 87 | 96 | 87 | 92 | 94 | 95 |
第二轮比赛,两班各选派一名同学作为班级代表参加演讲比赛,评委从演讲内容、语言表达、综合素质三个方面为选手打分,统计如表:
选手 | 演讲内容 | 语言表达 | 综合素质 |
八(1)班小文 | 95 | 83 | 90 |
八(2)班小明 | 85 | 92 | 90 |
分析数据:
(1)在第一轮比赛中,两个班级的四个统计量如表:
班级 | 平均数 | 众数 | 中位 | 数方差 |
八(1)班 | 
| a | 
| 
|
八(2)班 | 
| 87 | b | 
|
表中
______,
______;两个班级中,成绩比较稳定的是______班.
(2)第二轮比赛计分规则:演讲内容、语言表达、综合素质三项成绩的占比为
, 请你计算八(1)班小文和八(2)班小明本轮比赛的得分.
应用数据:
(3)根据(1)和(2),分析哪个班学生在本次比赛表现更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