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古琴音韵

    ①中国古琴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在所有的弹拨乐器中,古琴是唯一能够点状出音,同时又能制造出大量线状奇迹的乐器,因此显得弥足珍贵。

    ②古琴之外的其他弹拨乐器一般都是点状出音,即每弹一次出一音,因而音与音之间会有明显的间隙,不连贯。这使它们在表现音乐的强度和力度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在表现深邃、悠远的意境方面,有着明显的欠缺。然而古琴却没有这样的缺憾。古琴的有效弦长特别长,振幅大,振动时间久,所以古琴在演奏中会出现独有的“走手音”。“走手音”的特点之一,就是它所造就的线状音迹能让声音产生游动感。这可以使琴音显得绵延而深远。

    ③“走手音”的另外一个特点也能使琴音显得绵延而深远。这个特点就是它可以使古琴的琴音产生逐渐弱化的听觉效果。它的渐弱效果是靠琴弦的振动强度逐渐减弱而产生的,从听琴者的角度来说,音色渐弱迎合了人的心理变化趋势,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激发出人们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钟子期就是先被俞伯牙的古琴曲《高山流水》所吸引感染,后来才与俞伯牙成为知音的。

    ④古琴之所以能营造出独特的幽深效果,也与该乐器自身的音域有关。多数乐器的音域取向是向中高音区发展,而古琴是往低音区和超低音区发展。这往往能给听琴者低沉、悠远的感受。

    ⑤古琴的“走手音”和自身的音域特点使它有了独特的音韵。人们在欣赏古琴演奏时,会感觉琴音绵长不绝,深邃悠远,会情随音动,觉得幽深的情思萦绕心底,经久不散。

(选文有改动)

(1) 古琴在演奏中为什么会出现独有的“走手音”?
(2) “走手音”的特点是什么?
(3) 分别指出下面两句话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横线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①中国古琴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

②多数乐器的音域取向是向中高音区发展,而古琴是往低音区和超低音区发展。

(4) 有人听了古琴演奏,会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受。请在文中找到最能合理贴切地解释这种感受的语句并抄写下来。
【考点】
概括说明内容; 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说明对象特征; 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宫一号:控制中的“坠毁”

    ①近日,部分外媒称天宫一号已经失控并将撞向地球,对地面环境及安全造成威胁。天宫一号是我国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的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实验性空间站),它在载人航天对接技术上的突破,打破了苏美两国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全世界近50年的垄断。

    ②2013年6月13日,天宫一号与载人飞船神舟十号成功自动对接。结束了神舟十号任务以后,天宫一号的所有目标就已全部达成,没有进一步的安排,这也符合它预先设计的仅两年的寿命(2013年底结束)。但是天宫一号超期服役到了2016年3月才正式宣布中断数据连接。天宫一号将会逐渐坠回地球。

    ③不可否认,目前的天宫一号的确是个被弃用的航天器残骸,虽然我们心里不愿意承认,但它现在的状态更接近于一个名词:太空垃圾。

    ④一般来说,绕地球飞行的无用人造物体都是太空垃圾,具体有很多种。一种是航天发射活动抛弃的负重:比如多级火箭的第二级、第三级、上面级等,它们会环绕地球并在稀薄大气作用下返回地球。

    ⑤另外一种太空垃级是寿终正寝的航天器。任何一个航天器都有自己的寿命,天宫一号就属于此类。

    ⑥第三种太空垃圾是导弹反卫星试验和太空垃圾碰撞产生的新垃圾。目前估计,一共有1.7亿个直径小于1厘来的太空垃圾,有67万个1~10厘米直径大小以及2.9万个尺寸更大的太空垃圾在绕地飞行。

    ⑦对于飞在低到中高轨,比如600~39600千米高乃至各种大椭圆轨道上的太空垃圾,目前完全无法处理。尤其是报废的导航卫星和通信卫星基本都处在20000~39600千米高的轨道,这些垃圾差不多将和地球同时灭亡。而对包括天宫一号在内的位于200~600千米高度的航天器,都会受到地球稀薄大气的影响而缓慢坠回地球。历史上,美国航天飞机可以主动移除太空垃圾,但也只在1984年回收两颗入轨失败的昂贵通信卫星的任务中展示过,成本实在太高!所以,所有像天宫一号这类的人类载人航天器,最终都会缓慢回到地球的怀抱。

    ⑧从1971年到1991年,苏联7个重达18.5~19.8吨的礼炮系列空间站先后返回地球,都成功焚毁在大气中。1979年,美国重达77.1吨的天空实验室返回地球,在地表发现了几十个碎片。

    ⑨除此之外,人类所有的载人航天任务,都伴随着飞船残骸的返回。比如中国神舟飞船和俄罗斯联盟飞船均由推进舱、服务舱、返回舱等构成,但只有经过特殊保护的返回舱是能安全着陆的,其它部分都会在空中焚毁。

    ⑩俄罗斯进步号、中国天舟号货运飞船等,都会整体返回大气焚毁。例如每年国际空间站任务都会焚毁大约4艘重达7吨的进步号。我国的天舟一号返回重量与天宫一号接近,已经在2017年9月22日返回地球并完全焚毁。

    ⑪在世界范围内,废弃航天器(不同于有巨大翼面的航天飞机或者受到保护且带有降落伞等装置的返回舱)精确落点的预测都是个顶级难题。更何况天宫这种形状不规则且毫无防护的废弃航天器,只能大概划分一个巨大的潜在残骸落区。目前人类最常用的落区是巨大的南太平洋,这里几乎没有人类生存。当然,即便是划定残骸落区,也只能尽力提前控制(发动机剩余燃料最后工作)让航天器落到这里,甚至也不意味着一定会有残骸会坠落下来。

    ⑫由于天宫一号的返回过程受很多因素影响,几乎没有办法预测它解体后是否一定能烧完,以及万一存在残骸的话到底会落在哪里,这换作是任何国家也都无法做到。人类航天已经开展了60年,还从未出现过一例在轨航天器返回地球时造成人员伤亡的案例。天宫一号造成损失的概率应该远低于你连续随机买号而连中彩票头奖的概率。

(《文摘报》2018年2月13日)

(1) 下列有关“太空垃圾”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太空垃圾主要有三种:航天发射活动抛弃的负重、寿终正寝的航天器、导弹反卫星试验和太空垃圾碰撞产生的新垃圾。 B. 太空垃圾大都处在20000~39600千米高的轨道上,它们差不多将和地球同时灭亡。 C. 由于回收太空垃圾成本实在太高,包括美国在内的各航天大国都选择了让废弃的载人航天器缓慢回到地球的怀抱。 D. 对废弃航天器的精确落点的预测是顶级难题,目前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做到准确预测航天器残骸到底会落在哪里,而只能大概划分一个巨大的潜在残骸落区。
(2) 下列有关“天宫一号”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天宫一号在载人航天对接技术上的突破,打破了苏美两国在全世界近50年的垄断,表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 B. 世界上任何一个航天器都有自己的寿命,天宫一号超期服役两年多时间,2016年3月开始将逐渐坠回地球。 C. 天宫一号这种形状不规则且毫无防护的废弃航天器,在返回地球过程中将会解体并烧完。 D. 部分外媒称天宫一号已经失控并将撞向地球,对地面安全造成威胁。其实天宫一号是在控制中坠毁,其造成损失的概率几乎为零。
(3) 根据原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六自然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意在说明太空垃圾是重大的安全隐患;第八自然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意在说明苏联和美国在航天领域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B. 我国的天舟一号返回重量与天宫一号接近,已经在2017年9月22日返回地球,留下了少量残片。 C. 人类所有的载人航天任务都伴随着飞船残骸的返回,不经过特殊保护的返回舱会在空中焚毁。 D. 各航天大国的残骸落区都是在巨大的南太平洋,因为这里几乎没有人类生存。
现代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不可小觑的光污染

    ①人类对黑暗的憎恶、对光的追求,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然而,亮丽的玻璃幕墙,让黑夜如同白昼的城市灯光,竟带来了灾难性的光污染,一座座寄予着人类文明和希望的不夜城,正在一步步地侵蚀着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②现代社会,光照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一种可怕的灾难——光污染。对于污染,我们的思路是“先污染、后治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光污染主要有:玻璃幕墙反射眩光带来的是“白亮污染”,亮度过大的夜景照明是“人工白昼”,娱乐场所的彩色光源构成了“彩光污染”。

    ③建筑物外墙反射的眩光造成的白亮污染。当太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大理石等装饰反射光线,眩眼夺目。夏天,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进入附近居民楼房内,增加了室内温度,影响正常的生活。有些玻璃幕墙是半圆形的,反射光汇聚还容易引起火灾。烈日下驾车行驶的司机会遭到玻璃幕墙反射光的突然袭击,眼睛受到强烈刺激,很容易诱发车祸。

    ④亮度过大的夜景照明造成的白昼污染。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的广告灯、霓虹灯令人眼花缭乱。人工白昼使夜晚如同白天一样。在这样的“不夜城”里,夜晚难以入睡,人体正常的生物钟被扰乱,导致白天工作效率低下。夜晚的华灯造成的光污染也给天文工作带来了阻碍,在远离城市的郊外夜空,可以看到两千多颗星星,而在大城市却只能看到几十颗。人工白昼还会伤害鸟类和昆虫,强光可能破坏昆虫在夜间的正常繁殖过程。光污染还会破坏植物体内的生物钟节律,有碍其生长。

    ⑤娱乐场所的彩色光源构成的彩光污染。舞厅、夜总会都安装有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据测定,黑光灯所产生的紫外线强度大大高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且影响持续时间长。人如果长期接受这种照射,可诱发多种疾病,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它癌变。彩色光源让人眼花缭乱,不仅对眼睛不利,而且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最新研究表明,这种污染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功能,还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⑥当许多国人为美丽城市夜景感到骄傲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这些所谓的“不夜城”恰恰是中国光污染的重灾区。改善城市形象的初衷或许可以理解,但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中,照明规划仍然处于无序状态。

    ⑦看美国大片,我们曾误以为纽约是一座不眠的城市。其实纽约市对夜间照明设计和规划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像霓虹灯这种设施只允许集中建在时代广场周围,其他地方要么不允许出现,要么对面积和亮度进行限定。纽约并非每天都是一种表情,只有在节假日才会出现灯火通明的景象,而且凌晨两点后必须关灯。站在帝国大厦俯瞰纽约全城,只见中心商业区有一大片亮光,四周很多地方是漆黑一片。

    ⑧当国际上的城市开始摒弃“不夜城”思维的时候,国内大多数城市还在不惜重金打造一座座“不夜城”。面对日益严重的光害,我们难道又要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⑨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智慧逐步解决困扰我们的光污染。

(1) 下列表述不属于光污染危害的一项是(    ) A. 光污染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对人的身心造成伤害,还会造成不必要的灾难。 B. 光污染会对动植物造成伤害,它会破坏植物体内生物钟的节律,影响植物生长,也会影响动物的正常繁殖。 C. 光污染还会对天文观测造成障碍,影响天文观测。 D. 不夜城的打造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也是中国光污染的重灾区。
(2) 下列不属于造成城市光污染的人为原因的一项是(    ) A. 人类本性中对黑暗的憎恶及对光明美丽的过度追求。 B. 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和智慧彻底解决光污染的问题。 C. 我们对污染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思路。 D. 我国的城市规划仍然处于无序状态。
(3)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说明了城市光污染的类别、危害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作者认为未来只要我们增强环保意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光污染就会逐步减少甚至消除。 B. 常见的城市光污染主要有玻璃幕墙产生的 “白亮污染”,亮度过大的 “人工白昼”,娱乐场所的“彩光污染”,这些光污染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C. 娱乐场所的彩光会产生大量紫外线,其强度大大高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且影响持续时间长,人长期在这种环境中,会诱发多种疾病,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它癌变。 D. 选文第⑦自然段用纽约城市灯光设计与管理的例子,其作用是具体说明了纽约对夜间照明的设计和使用有严格的规定,并不是人们认为的不眠城。
现代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田岸豆
                                                                                                                       袁晓赫
         井冈山老表把农田的田埂称为“田岸”,在“田岸”上种的豆子称为“田岸豆”。每当早稻秧退黄转青之后,正是种田岸豆的时候。种田岸豆要先育豆秧,育豆秧要选出饱满的种豆,浸泡半工后,豆子便脱去了外衣,露出一个个圆鼓鼓的豆胚。然后,整出一块地,整平整细,将种豆均匀地撒在泥面上,再在豆面上撒一层薄薄的细土,盖上薄膜,周围用泥封住。三天后,豆子发芽把薄膜高高顶起,这时掀开薄膜,让种豆见“日头”。又过三天,豆芽分开两瓣,从中间长出几片肥嫩的绿叶来,就可以移栽到田岸上了。
         记得栽田岸豆时,两人一组,我和老表各挑着用灰搅捏成团的“肥料泥”,提着一筢箕豆秧,到大田后,老表用锄头沿着田岸砸出大小均匀间距适当的小窝,我在每个小窝里放一小撮搅好的“肥料泥”,再放好两株豆苗,然后一手扶豆苗一手从水田中捧稀泥糊到豆根上,泥太硬不行太烂也不行,能和田岸土粘到一块就行。田岸栽豆,不是在所有的田岸上栽豆,那样好是好,但人吃不消,主要挑靠村庄近的田岸栽一些,就是如此,“小数怕大算”,如果把所有田岸豆株加起来,换算一下,整个生产队起码栽有七八亩面积了。豆苗蹿得快,栽下不消十来工,田埂上就“垒”起了一道道浓浓的豆叶墙,“保卫”着绿油油的禾苗,一垄垄的山田更显得生机勃勃
        从豆子栽下到豆子成熟的几个月中,再施一次肥更好。因为栽下时那点灰肥营养已被吸收得差不多了,许多长出的须根暴露在外,补充肥料,能使豆株结豆时长势更良好。据说,关北(包括小通)田岸种豆,历史悠久,有说是清乾隆年间,有说更早。它的好处是既节省土地又能保证豆株的水分供给,供给的源头就是水田。
        新豆长出来时,不时可拔上几株回家尝尝鲜,那毛豆炒青椒、毛豆炒泥鳅等家常菜,可是城里人想吃都吃不到的菜肴。
        田岸豆成熟的季节也正是稻谷收割之时。将田岸豆连根拔起,抖去土,摘去叶,一小把一小把绑牢晾晒。十工半月后,找个“日头”最大的日子,把豆荚搬到晒谷席上曝一天,让豆壳自然裂开,黄澄澄的大豆圆鼓鼓的,可爱极了。还没爆出的再棒打手捏,最后用竹筛筛过一遍,那田岸豆成了一箩箩黄澄澄的黄豆了。(选自《新民晚报》2014年4月19日)

(1) 根据文章相关内容,给“田岸豆”下一个定义。

(2) 分点概括种植“田岸豆”育秧的过程。

(3) 画线的句子主要用了何种说明方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 如果用一个成语概括种植“田岸豆”的好处,这个成语可以是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