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其书本传法,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泰。十四年正月,上令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人,持香花迎佛骨。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谏。疏奏,宪宗怒甚。间一日出疏以示宰臣将加极法裴度、崔群奏曰:“韩愈上忤尊听,诚宜得罪,然而非内怀忠恳,不避黜责,岂能至此?伏乞稍赐宽容,以来谏者。”上曰:“愈言我奉佛太过,我犹为容之。至谓东汉奉佛之后,帝王咸致夭促 , 何言之乖刺也?愈为人臣,敢尔狂妄,固不可赦!”于是人情惊惋,乃至国戚诸贵,亦以罪愈太重,因事言之,乃贬为潮州刺史。

(选自《旧唐书·韩愈传》,有删减)

【注】①洎:自从。②郑余庆:与后文杜英奇、裴度、崔群都是当时名臣。③加极法:处以极刑。④伏乞:臣下对君上,表示诚挚请求的谦辞。⑤夭促:指寿命不长,英年早逝。⑥乖刺:乖,违背;刺,讽刺。

(1)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奖励                 其欣悦 B. 登进士第               向所志 C. 故相郑余庆颇为之誉     余人各复至其家 D. 我犹为之               视端
(2) 对文中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间一日出/疏以示宰/臣将加极法。 B. 间一日/出疏以示宰/臣将加极法。 C. 间一日出/疏以示宰臣/将加极法。 D. 间一日/出疏以示宰臣/将加极法。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愈为人臣,敢尔狂妄,固不可赦!

(4) 参考字典中的解释,选择合适的义项,分析文末“乃贬为潮州刺史”中“乃”字的意思。

义项:①于是,就;②才——《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5) 《旧唐书》对韩愈的评价是“发言真率,无所畏避”,请结合本文,分析韩愈“发言”之“真率”的具体体现。
【考点】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常用文言虚词;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一词多义;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带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

(节选自班固《汉书》)

【注】①事:此指交战。②输:送出。③见:被。④死:为……而死。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先帝不以臣卑      肉食者 , 未能远谋 B. 臣于草庐之中    元方人门不 C. 先帝以驱驰      杂然相 D. 使使问式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躬耕南阳          皆以美徐公 B. 不效,治臣之罪    得之生,弗得则死 C. 如此匈奴可灭      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D. 田畜为事          不物喜不以已悲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臣生与人亡所争。

(4) 请用“/”给文中画线语句断句,限断两处。

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

(5) 【甲】文寓情于事,恳切得体。叙殊遇,曰“三顾臣”、“咨臣”、“寄臣以大事”,叙报效,则曰“许先帝”、“受任”、“恐托付不效”。通篇洋溢着①“”(用文中语句作答)的至诚忠爱之情,汉朝名将霍去病征战匈奴有功,汉武帝要给他道一栋大宅,霍去病不要,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清人顾炎武曾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卜式一介平民,却拥有②“”(用乙文中语句作答)的见识与胸怀,令人肃然起收!诸葛亮和卜式都能为国分忧,具有③的特点。(用自己的话概括)
文言文阅读 困难
2.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相关问题。
      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
      梁王曰:“陶之朱公 , 以布衣富侔国 , 是必有奇智。”及召朱公问曰:“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
      朱公曰:“臣,鄙民也。不知当狱。虽然,臣之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然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
      王曰:“径与色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
      朱公曰:“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梁王曰:“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梁国大悦。
     【注释】①梁:战国时魏国迁都大梁后的别称。②陶之朱公:范蠡帮助勾践灭吴雪耻后,乘扁舟,变姓名,后来到曹国的陶地,经商致富,号陶朱公。③侔(móu):等同。国:周代诸侯国,代指诸侯。④吾子:相当于“您”。⑤相如:相同。⑥从:依从。去:去除。⑦与:赞许,奖赏。

(1) 解释下列加线词语。
召朱公问曰(           )             ②吾子是 (           )             ③臣,民也 (           )            ④梁尝有疑(           )

(2) 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用法与例句划线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布衣富侔国

A. 怪之矣 B. 物喜 C. 谓之文也 D. 美于徐公
(3)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两处)。
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
②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 陶朱公并没有告诉梁王该怎么办,梁王却没有了疑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什么?

文言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晋太和中,广陵人杨生畜一狗,甚爱怜之,行止与俱。后生饮醉,行大泽草中,眠,不能动。时方冬月燎原,风势极盛。犬乃周章①号唤,生醉不觉。前有一水坑,狗便往水中,还,身洒生左右草上。如此数次,周旋跬步②,草皆沾湿,火免焚。生醒,方见
        尔后生因暗行,堕空井中。狗呻吟彻晓。有人经过,怪此狗向井号,往视,见生。生曰:“君可我,当有厚报。”人曰:“以此狗与我,便当相出。”生曰:“此狗曾活我,不得相与,余即无惜。”人曰:“若尔,便不相出。”狗乃引颈视井生知其意乃许焉。乃路人云:“以狗相与。”即而出之,之而去。却后五日,狗夜走还。(选自《搜神后记》)
       【注】①周章:急得团团转。②跬步:半步。

(1) 下列划线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狗便往水中        录毕,送之 B. 君可我。          远海门 C. 路人云          此中人 D. 免焚            数八层
(2) 下列划线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身洒生左右草上     计日 B. 生醒,方见              物外趣      C. 系之去                      结友别      D. 空井中                  所欲有甚生者
(3) 用“/”断句,只划两处。
狗 乃 引 颈 视 井 生 知 其 意 乃 许 焉。

(4) 用现代汉语翻译。      
甚爱怜之,行止与俱。

(5) 根据选文回答。
①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这是一只神奇的狗?请概括回答。
②文中哪一处细节突出地表现了杨生对狗的“甚爱怜之”?(用原句回答)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