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出卷网首页
1. 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来评价《黄鹤楼》,难道这首诗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考点】
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 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 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诗歌鉴赏
普通
课时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的古诗,对这首诗的赏析
有误
的一项是( )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
全诗以“愁”字作结,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缥缈的意境相吻合,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
B.
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黄鹤归去引出黄鹤楼,为黄鹤楼添加了神秘色彩。
C.
颔联紧承首联,写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历经千百年之久。仙人一去再也没有返回,只有白云陪伴着黄鹤楼,大有岁月易逝之感慨。
D.
颈联写汉阳晴川和鹦鹉洲萧条凄清的景象,为下一联抒发感情作正面铺垫。
单选题
容易
2. 请你根据下面的知识卡片分析崔颢《黄鹤楼》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如何体现“合”句的特点。
知识卡片
律诗的结构章法讲究起承转合。“起”(首联)即起始,是一首诗的开头;“承”(颔联)即承接,是“起”句的延续、延伸;“转”(颈联)即转折,是变换诗意;“合”(尾联)即收合,点明题旨,收束全诗,是全境界的升华。
诗歌鉴赏
普通
3. 古诗赏析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
空
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
空
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赏析首联、颔联中的两个“空”字的表达效果。
(2)
赏析颈联的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诗歌鉴赏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