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名著阅读,按要求答题。

(1)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培根随笔》“论爱情”、“论友情”、“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从《培根随笔》“论逆境”、“论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 B.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开卷诗。 C. 从为兄报仇开始,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野猪林,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一步步走向反抗道路。 D. 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在《傅雷家书》中苦心孤诣地教导儿子傅聪,他希望儿子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 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 。

【考点】
作家作品; 作品的人物形象; 作品的综合评价;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名著导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红楼梦》,完成下列小题。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节选)

曹雪芹

    ①作者自云: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说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己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我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日,欲将以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知我之负罪固多,然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已短,一并使其泯灭也。所以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并不足妨我襟怀;况那晨风夕月,阶柳庭花,更觉得润人笔墨。我虽不学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破一时之闷,醒同人之目,不亦宜乎?”故日“贾雨村” 云云。

    ②却说那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大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那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得入选,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来到这青埂峰下,席地坐谈。见着这块鲜莹明洁的石头,且又缩成扇坠一般,甚属可爱。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灵物了,只是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几个字,使人人见了便知你是件奇物,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那里去走一遭。”石头听了大喜,因问:“不知可镌何字?携到何方?望乞明示。”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说毕,便袖了,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向何方。

    ③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块大石,上面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上面叙着堕落之乡投胎之处,以及家庭琐事、闺阁闲情、诗词谜语,倒还全备。只是朝代年纪,失落无考。后面又有一偈云: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④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我纵然抄去,也算不得一种奇书。”石头果然答道:“我师何必太痴!我这半世亲见亲闻的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观其事迹原委,亦可消愁破闷;至于几首歪诗,也可以喷饭供酒。我师意为如何?”

    ⑤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又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诗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1) 请简要说说《红楼梦》又叫《石头记》的原因。
(2) 作者给小说中的人或物命名匠心独运。请你从节选内容中任选一个作具体分析 。
(3) 请结合节选部分的具体内容,说说作者创作《红楼梦》的动机。
(4) 请以下面句子为开头,用石头的口吻改写节选第②段的内容。(150 字左右)

我到现在都不明白,女娲凭啥就不用我补天

名著导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