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文后题目。
【甲】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选自《晏子春秋》)
【乙】师旷①撞晋平公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②琴撞之。公披衽③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④!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师旷:名旷,字子野,是春秋后期晋国宫廷中的盲乐师。②援:执持,拿。③衽:衣襟。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⑤除——除去。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A.齐之辞者也()B.王曰,何?()C.晋平公与群臣饮,饮()D.非君人者之言也()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②释之,以为寡人戒。

(3) 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
②援琴撞之

(4) 请根据提示,将【甲】文的故事情节依次填写在A、B两处


A


楚王当堂羞辱

B

楚王自取其辱
(5) 【甲】【乙】两文中,晏子和师旷都长于辞令,你更欣赏哪一个的说话艺术?请说说你的理由。

【考点】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一词多义;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

    秋七月,尚书何晏奏曰:“善为国者必先治其身,治其身者慎其所习。所习正则其身正,其身正则不令而行;所习不正则其身不正,其身不正则虽令不从。是故为人君者,所与游必择正人,所观览必察正象,放郑声而弗听,远佞人而弗近,然后邪心不生而正道可弘也。季末暗主 , 不知损益,斥远君子,引近小人,忠良疏远,便辟亵狎 , 乱生近昵。考其昏明所积以然故圣贤谆谆以为至虑。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释】①所习:亲信之人。②郑声:与孔子等人提倡的雅乐相悖的音乐。③季末暗主:朝代末期昏庸的君主。④便辟亵狎(xiè xiá):宠幸谄媚奉承、玩弄手腕的人。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寡助之/每晴初霜旦 B. 委而之/成礼而 C. 所习正则其身/以顺为 D. 其身正则不令而/天下之大道
(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②所与游必择正人,所观览必察正象。

(3)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考其昏明所积以然故圣贤谆谆以为至虑

(4) 请分别概括【甲】【乙】两文体现的治国之道。
(5) 从下列古诗中任选一首,结合诗歌内容,阐述你从中习得的修身启示。

刘桢《赠从弟》(其二)   曹操《龟虽寿》

文言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校证》)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丙】溪江平渡,二十里,望上虞龙珠山,翠色扑人,三四曲,为金星吐月山,面前一山吐萼,树皆垂云。左一小山郁起,竹木森茂,而一小岗尾之。

    沿溪,山二十余,乍起乍伏。举头阙处,则有远岫补之,水六七折溪田绕其中溪声如近见树根浮面 , 宛若舣舟其下。入画则摩诘,入诗则青莲。山不甚奇而峭,水不甚阔而秀 , 人家不多而山呼谷应。“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境亦不寥寂。

(节选自陈仁锡《刻溪记》,有删改)

【注】①上虞:地名,现隶属浙江绍兴。②岫(xiù):峰峦。③舣(yǐ)舟:停船靠岸。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清荣峻      竹木森 B. 非亭午夜分     康乐以来 C. 未复有能与其者     山不甚而峭 D. 略无处     举头
(2) 下列对【丙】文中加波纹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水六七折溪田/绕其中溪声/如近见/树根浮面 B. 水六七折溪田/绕其中/溪声如近见/树根浮面 C. 水六七折/溪田绕其中/溪声如近/见树根浮面 D. 水六七折/溪田绕其中/溪声如近见/树根浮面
(3) 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的划线句子。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水不甚阔而秀。

(4) 名山大川,各美其美,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结合三篇选文简要分析。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