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上海地处长江汇入东海之口,上海及其辖区内许多地名很有地理特色。吴淞江南岸有两条支流,一条叫下海浦,一条叫上海浦。古时当地渔民的活动主要集聚在上海浦附近。南宋咸淳3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集镇,定名为“上海镇”。元至元29年(公元1292年),上海镇从松江府华亭县划出,设立“上海县”。从先秦至元代,上海逐渐成为粮、盐产地,浦东新区就有很多地名与此有关。“新场”“盐仓”“下沙”“三灶”等与晒盐、炼盐有关;“新场”的得名就源于下沙盐场南迁形成的新盐场。“大团”“六团”“三墩”等与管理盐务的机关有关;元初设头场盐使署,明隆庆2年(1568年),下沙盐场自南而北划分为9个盐区,以团为通名,最南端的叫头团,也叫一团。“头”“一”与“大”同义,遂有了“大团”之名。

(1)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填空。

上海的得名与有关;浦东新区很多地名与有关。

(2) 在时光隧道里,南南和沙沙碰到了战国时期的春申君黄歇,进行了一次简单的交谈。

下列选项中最符合当时语境的是:

 ②

A.“申”是怎么演变成上海的呢?

B.为什么上海有“申”的说法?

C.汽车牌照上为何用“沪”?

D.汽车牌照上的“沪”跟“申”有关吗?

(3) 从下面有关上海的徽标中任选一个或几个,并根据所选徽标信息,简要介绍上海的某一特点。

【考点】
图表信息; 语言得体;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语言表达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