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发表这首诗时作者第一次用“艾青”这个笔名。 B.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时期,他的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太阳”与“火把”。 C. 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D. 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为什么我的眼里场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是苦难的奶奶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达。
(2) 《水浒传》中行者(人名)在寻找哥哥武大郎的途中,路过(地名)时,打死了一只大老虎,于是倍受百姓喜爱;(人名)也下山接母,行至沂岭时其母被老虎吃掉,他愤怒之下,连杀四只老虎。
【考点】
作品的基本内容; 作品的经典情节;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名著导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宋江看罢,喝彩不已。……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阑畅饮,不觉沉醉。猛然蓦上心来,思想道:“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上人,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调,便唤酒保,索借笔砚。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其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写罢,掷笔在桌上,又自歌了一回,再饮过数杯酒,不觉沉醉,力不胜酒,便唤酒保计算了,取些银子算还,多的都赏了酒保。拂袖下楼来,踉踉跄跄,取路回营里来。

(1) 请结合小说前文情节说明宋江被“刺文双颊,配在江州”的原因。
(2) 从宋江的题诗中可以看到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名著导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