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三个实验.

(1) 写出A试管中的反应现象 .

(2) 写出B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  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所示),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NaCl;

乙同学猜想:NaCl、CaCl2

丙同学猜想:NaCl、CaCl2、HCl;

你的猜想: .

【交流讨论】

你认为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理由是 .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猜想成立

【考点】
酸的化学性质; 碱的化学性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下列三个实验均可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

(1) 实验Ⅰ:用试管集满CO2 , 迅速加入NaOH溶液、塞紧橡皮塞,充分振荡,静置.

(1)实验后打开橡皮塞时,听到响亮的“啵”声,其原因是实验后试管中的气压(填“变大”或“变小”);

(2)对静置后的溶液进行下列操作,由对应的现象可推知CO2与NaOH溶液一定反应的是 (填序号).

a.滴加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b.滴加少量稀盐酸,不产生气泡

c.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2) 实验Ⅱ:在8.0g NaOH固体中加入适量95%的乙醇溶液,配制成饱和NaOH的乙醇溶液,向该溶液中通入CO2 , 直至产生白色沉淀Na2CO3

(1)某托盘天平标尺的最大刻度为1g,配备有1g、2g、5g和10g四种砝码若干个,用该天平称取8.0g NaOH固体时,所需砝码总数为 个;

(2)实验Ⅱ利用的原理是: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3) 实验Ⅲ:如图所示,将5mL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ρ≈1.1g/mL)缓慢、全部注射入瓶中,观察到酒精倒流入瓶中,最终瓶中剩余5mL气体.此实验条件下,1体积水约可溶1体积CO2 , CO2不溶于酒精,ρ(CO2)≈2gL.

(1)实验时(填“能”或“不能”)用水代替量筒中的酒精;

(2)实验时将NaOH溶液缓慢注射入瓶中的原因是

(3)根据上述实验可推知:与NaOH溶液反应的CO2约为 (取整数)mL;

(4) 理论上,上述5mL NaOH溶液与足量CO2反应都转化为Na2CO3时,参加反应的CO2的体积大约为多少毫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取整数)

(5) 实际上,上述NaOH溶液吸收的CO2偏少,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CO2不纯

b.装置漏气

c.NaOH与CO2化合生成了NaHCO3

d.倒流入瓶中的酒精干扰了NaOH溶液对CO2的吸收.

实验探究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