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出卷网首页
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
出血一般有
、
和
。体内器官的出血属于
。外出血可分为
出血、
出血和
出血三种。
(2)
进行口对口吹气法,每分钟内吹气的次数为
。
【考点】
急救常识;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填空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我国每年逾5万遭遇意外死亡的0~14岁儿童中,近6成是因为溺水而身亡的。当儿童溺水时,若无任何求生本领,2分钟后便会失去意识,4~6分钟后身体即遭受不可逆转的伤害。针对现状,我国已连续9年开展了儿童安全教育活动。请回答:
(1)
由于急救技术专业性较强,当发生意外时首先应该拨打
,然后在有把握的情况下 实施现场急救。
(2)
当溺水的儿童被救后,一旦发生心搏骤停,必须立即进行
和
。在现场心肺复苏过程中先要使
保持畅通。判断有无血液循环的最好方法是触摸
。
(3)
人工呼吸的主要方法是
。
(4)
若溺水者既无呼吸,也无脉搏,则需在人工呼吸的基础上进行胸外按压。当单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按压与人工呼吸应分别为
次和
次。
填空题
普通
2. 心肺复苏的主要方法包括
和
.
填空题
普通
3. 近年来,地震灾害频繁发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灾后,如果不及时采取防疫措施,还会发生严重的疫情.请根据急救和防疫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一旦发现有动脉出血的伤员,首先要拨打电话“
”紧急呼救,同时应该用指压止血法或加压包扎止血法在伤口的
端压迫止血.
(2)
对刚停止呼吸和心跳的人,应该马上实施
和胸外心脏挤压进行抢救.
(3)
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为了防止发生疫情而接种疫苗属于
.
(4)
接种疫苗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
,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能力,这属于人体的
免疫.疫苗通常是用减毒或杀死的
制成的生物制品.
填空题
普通
1. 2018 年 5 月 12 日是我国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面对灾害和意外,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出并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B.
发生火灾且室内浓烟密布时,应俯伏在地上爬行并用潮湿毛巾掩盖口鼻
C.
发生地震时,底楼的人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的地带避险
D.
发现煤气中毒者,首先必须将病人从中毒环境迅速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
单选题
容易
2.
下列关于逃生和急救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用手将他拉离
B.
逃离浓烟密布的火灾现场时,应俯身并用湿毛巾掩盖口鼻
C.
被毒蛇咬伤后,在伤口的近心端5—10厘米处,用绳子或止血带结扎
D.
地震发生时,要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
单选题
普通
3.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物质利用是一把双刃剑 ,如不法商贩用硫酸铜来浸泡黑木耳,食用这种木耳后,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在游泳池中则通过加入适量的硫酸铜,起到消毒杀菌作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铜离子可以杀菌,但摄入过多的铜离子会损害人体健康
B.
用清水冲洗黑木耳时水变成淡蓝色,则该黑木耳没有用硫酸铜浸泡
C.
铁制玩具掉入游泳池中,表面会析出少量红色物质
D.
若误服硫酸铜溶液,可立即饮用大量的牛奶,并马上送医院诊治
单选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