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含铜90%的废铜屑制取胆矾(CuSO4•5H2O).

①将铜屑放入稀硫酸中,加热并不断鼓入空气,铜在氧气、稀硫酸的共同作用下生成硫酸铜.

②过滤,滤液于烧杯中静置、冷却析出硫酸铜晶体.

③待结晶完毕,在滤出晶体,用少量、低温的蒸馏水洗涤晶体三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中,除烧杯外,还需

(2) 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步骤③中洗涤晶体用的水必须少量且低温,原因是

(4) 为判断步骤③中晶体表面的硫酸是否洗净,有同学向第三次洗涤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产生,以此证明该晶体并未洗净.该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

【考点】
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人们常说,下霜后大白菜会变甜,这句话有没有科学道理呢?某同学查阅了一些资料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资料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而淀粉是不甜的。

资料2:科学研究表明,在冬季,一些蔬菜的植株体内会产生葡萄糖,溶于水后使细胞液中糖分增加,细胞液的凝固点降低,这样细胞液就不容易结冰,植株就不容易被冻坏。

资料3:葡萄糖(C6H12O6)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可生成葡萄糖酸(C6H12O7)和水,同时生成砖红色沉淀氧化亚铜(Cu2O),据此可以检验葡萄糖的存在。

步骤一:在霜后的大白菜基部切取一段叶片,置于研钵中研磨直至出现汁液,将等量汁液分别移入1号、2号两个烧杯中。

步骤二:在1号烧杯中加入碘液,发现变蓝色。

步骤三:在小试管中加2毫升质量分数为0.1%的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加4至5滴质量分数为0.05%的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步骤四:把小试管中的物质倒入2号烧杯,加热至沸腾并搅拌,发现蓝色沉淀逐渐消失并出现砖红色沉淀。

根据上述资料及实验现象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 从步骤二的现象可推测大白菜中含有 。

(2) 葡萄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的化学方程为

(3) 分析资料1和2可知,冬天时一些蔬菜变甜,是这些植物对的一种适应;

实验探究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