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伤仲永》)

                                                                                                   【乙】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赵普》)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父焉        

②即诗四句        

是指物作诗立就        

户启箧取书        

(2) 下列句子中的“以”与“或以钱币乞之”中的“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名楼(《黄鹤楼》) B. 一儿日初远(《两小儿辩日》) C. 实奇(《于园》) D. 跪而拾之归(《赵普》)
(3)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其 文 理 皆 有 可 观 者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或以钱币乞之

②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赵普》)

(5) 【甲】【乙】文中仲永“泯然众人”和赵普“处决如流”的现象,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考点】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一词多义;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张辽受曹公命屯长社。临发,军中有谋反者夜惊乱火起一军尽扰。辽谓左右曰:“勿动!是不一营尽反,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令军中曰:“不反者坐。”辽将亲兵数十人中阵而立,有顷,即得首谋者,杀之。

    冯述评:

    周亚夫将兵讨七国,军中夜惊。亚夫坚卧不起,顷之自定。

    吴汉大司马,尝有寇夜攻汉营,军中惊扰,汉坚卧不动,军中闻汉不动,皆还按部,汉乃选精兵夜击,少顷大破之。

    此皆以静制动之术,然非纪律素严,虽欲不动,不可得也。

(选自《智囊·上智部·张辽》,有删改)

注:①(张辽)三国时期曹操麾下名将。②(曹公)曹操。③(长社)地名,今河南长葛。④(造)制造,作。⑤(周亚夫)西汉时期名将,统帅汉军平定吴楚七国之乱。⑥(吴汉)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曾任大司马一职。

(1)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令军中曰  蒙始就学 B. 不反者坐  尔敢轻吾射 C. 吴汉大司马  孤岂欲卿治经博士邪 D. 军中夜惊  射于家圃
(2)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军中有谋反者夜惊乱火起一军尽扰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是不一营尽反,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

(4) 参考词典解释,谈谈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辽将亲兵数十人中阵而立,有顷 , 即得首谋者,杀之。

亚夫坚卧不起,顷之自定。

汉乃选精兵夜击,少顷大破之。

《古代汉语词典》“顷”的义项:①中国市制田地面积单位。②短时间。③刚才,不久以前。

(5) 张辽、周亚夫、吴汉的军事故事,体现出三人怎样的军事领导才能?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文言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子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周敦颐,字茂叔,为分宁主簿①。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惊曰:“老吏不如也。”有囚法②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 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③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选自《宋史·周敦颐传》,有删改)

[注]①主簿:官名。②法:按照法律。③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1) 选出下面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出淤泥而不染    敦颐独与 B. 香远清    自以为大有所 C. 分宁主簿    已后典籍皆板本 D. 手版归     而去之
(2) 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3)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4) 甲文运用的写作手法,借莲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两件事分别表现了周敦颐的特点。
文言文阅读 普通
3. 根据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2) 解释划线字。

担而立          ②以杓

③马无故          ④其马胡骏马而归

(3)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世无双   木兰户织 B. 蒙辞军中多务    我酌油知之 C. 术者   陈康肃公尧咨 D. 但闻燕山胡鸣啾啾   其子好
(4) 解释下列语句。

①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②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5) 甲文陈尧咨善射体现在“(用原文回答)”,乙文“近塞上之人”的“善术”体现在他能认识到祸与福的道理。由乙文衍生出来的成语是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