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义田记

钱公辅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婚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其出纳焉。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释】①负郭:距城很近  ②稔(rěn):庄稼成熟。

(1)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公 既 殁 后 世 子 孙 修 其 业 承 其 志 如 公 之 存 也。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有食       

时其出纳焉。       

③惟以施贫族之义       

(3) 以下选项中,划线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贵显时/其远出海门 B. 养济群族之人/昭陛下平明之理 C. 尝有志是矣/胡不见我 D. 位充禄厚/故余
(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5) 阅读本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考点】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一词多义;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

【甲】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翼、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曩:以往,过去,从前。

(1) 解释划线的实词。

①略无

②属凄异

③二人对

④越钱塘,长江

(2) 选出下列语句中划线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王命急宣异二者之为 B. 而知新 C.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不能察,必以情 D. 乙翁欲扶送杜少府任蜀州
(3)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5) ①《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②《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文言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选自《汉书•董仲舒传》)

     【注】久次:入学的先后顺序。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他一项是(    )

A. 录毕,送之   走:跑 B. 先达德隆尊   望:声望 C. 援疑理     质:质问 D. 色愈恭,礼愈   至:周到
(2) 下列句子中,划线“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A. 蒙辞军中多务 B. 先帝不臣卑鄙 C. 策之不其道 D. 弗敢专也,必分人
(3)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序,文体名,一般陈述创作主旨、创作经过等;赠序一般是亲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事一些安慰、勉励的话。 B. 宋濂二十岁之后更加仰慕圣贤之道,向有学问的前辈请教,有事遇到前辈的训斥或提问,一句话都不敢答复。 C. 从乙文来看,董仲舒年轻时就潜心研究《春秋》,后人将《春秋》与《诗经》《尚书》《礼记》《大学》合称“五经”。 D. 董仲舒研究学问非常痴迷,三年都无心观赏花园里的风景,他在室内挂上帘子读文章,任何人都见不到他。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5)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文言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亮少有逸群之才,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及魏武帝①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②而备失势,众寡③而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④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⑤。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亮助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                             (选自晋·陈寿《进<诸葛亮集>表》)
【注释】①魏武帝:曹操。  ②举州委质:把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  ③众寡:人数少。 ④建:提出。  ⑤吴会:吴国。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三亮于草庐之中/野有麦场 B. 乃建奇/之不以其道 C. 使孙权/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D. 江南平/事无大小,以咨之
(2) 用斜线“/”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2)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

(4) 从本段文字来看,诸葛亮辅佐刘备做了哪些事情?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