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恕 , 字道原,筠州人。恕求书不远数百里,身就之读且抄,殆忘寝食。偕司马光游万安山 , 道旁有碑,读之,乃五代列将,人所不知名者,恕能言其行事始终,归验旧史,信然。宋次道知亳州,家多书,恕枉道借览。次道日具馔为主人礼,恕曰:“此非吾所为来也,殊废吾事。”悉去之。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家素贫,无以给旨甘,一毫不妄取于人。自洛南归,时方冬,无寒具。司马光遗以衣袜及故茵褥,辞不获,强受而别,行及颍 , 悉封还之。

(节选自《宋史·刘恕传》,有删节)

【注】①刘恕:《资治通鉴》副主编之一。②殆:大概,几乎。③万安山:在洛阳南侧,沟壑深险,巍峨壮观。④馔(zhuàn):饮食,吃喝。⑤颖:颖州,即今安徽阜阳市。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时冬     

②家贫     

③宋次道亳州     

封还之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遗以衣袜及故茵褥

A. 何不试之以足 B. 以幽阴深邃奇 C. 卷石底以出 D.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3)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恕 能 言 其 行 事 始 终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

②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5) 结合选文,概述刘恕身上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考点】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一词多义;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戴良字叔鸾,汝南慎阳人也。良少诞节 , 母喜驴鸣,良常学之以娱乐焉。及母卒,兄伯鸾居庐啜粥,非礼不行,良独食肉饮酒,哀至乃哭,而二人俱有毁容。或问良曰:“子之居丧,礼乎?”良曰:“然。礼所以制情佚也情苟不佚何礼之论!夫食旨不甘,故致毁容之实。味不存口,食之可也。”论者不能之。

良才既高达,而论议尚奇,多骇流俗。同郡谢季孝问曰:“子自视天下孰可为比?”良曰:“我若仲尼长东鲁,大禹出西羌,独步天下,谁与为偶!”

举孝廉 , 不就。再司空府 , 弥年不到,州郡迫之,乃遁辞诣府,悉将妻子,既行在道,因逃入江夏山中。优游不仕,以寿终。

初,良五女共贤,每有求姻,辄便许嫁,疏裳布被、竹笥木屐以遣之。五女能遵其训,皆有隐者风焉。

(节选自《后汉书·逸民列传》,有删减)

【注】①诞节:纵放不拘。②毁容:面容憔悴。③佚:放纵。④举孝廉:举孝廉制度源于汉朝,是汉代选拔官员的一种重要途径。⑤司空府:古代官署名。

(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字词的理解或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若味不存口”的“若”与“否,非若是也”(《唐雎不辱使命》)中的“若”意思不同。 B. “夺”有“强取”“失去”“胜过”等义项,“论者不能夺之”的“夺”应为“失去”之意。 C. “再辟司空府”中的“辟”与成语“开天辟地”的“辟”意思相同。 D. “皆有隐者之风焉”与“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这两个句子中的“之”用法一样。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礼所以制情/佚也情苟不佚/何礼之论 B. 礼所以制/情佚也情/苟不佚何礼之论 C. 礼所以制情佚也/情苟不佚/何礼之论 D. 礼所以制情/佚也情苟/不佚何礼之论
(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大意。

悉将妻子,既行在道,因逃入江夏山中。

(4) 班级开展以“走近古代奇人”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戴良在被推荐之列,请你结合上文,具体说说戴良“奇”在何处。
文言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任末(人名)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书籍)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静(通“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王嘉《拾遗记》)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任末十四时/北山愚公者,且九十 B. 人恒/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 C. 削荆笔/今为宫室之美 D. 则无敌国外患者/皆酒食
(2) 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虽 死 犹 存 不 学 者 虽 存 谓 之 行 尸 走 肉 耳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人而不学,则何以成?

(4) 乙文表现了任末的什么精神?这与甲文中哪个观点相吻合?

文言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服衣冠,窥镜           而往,暮而归 B. 美我者               小大狱,虽不能察 C.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者     及鲁肃寻阳 D. 群臣进谏,门庭若       愿为鞍马
(2) 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一处)

①吾 妻 之 美 我 者

②宫 妇 左 右 莫 不 私 王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邹忌的妻、妾、客都在夸赞他,但是他们夸赞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B. 邹忌讲究劝说策略,由己及君,类比说理,巧妙地使齐威王接受了自己的谏言。 C. 齐威王用上、中、下三种不同等级的奖赏来激励大家提意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D. 齐威王政令刚出,很多人当面谏言,后来则间接提建议,一年后无人再进谏了。
(5) 请举一个我国历史上关于进谏或纳谏的事例。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