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人的本质需要。无论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劳动的类型,二者不存在价值上的优劣之分。“格物致知”的中国传统教育观念体现了深刻的实践观念,“学而时习之”的“”指的也是“jiàn①     行”。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讲,要【甲】     (A.促进 B增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但不可否认,学校教学中,劳动教育的作用和地位已经被【乙】     (A.弱化  B淡化)。比如,某些学校的劳动与技术课程经常被占用,师资、场地、经费缺乏,或者干脆把劳动当作     罚学生的手段,这种“过分看重智力发展、轻视或忽略劳动教育”的做法,不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长期的娇生惯养也会令部分青少年学生丧失基本的自理能力。正如媒体报道的,有学生将脏衣服打包邮回家里,让家长帮他洗,就是一则令人“哭笑不得”的例证。

    劳动最光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          。”

(1) 在文中①②处,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下划线字注音。

               ②

(2) 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空。(只填序号)

【甲】           【乙】

(3) 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

②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

③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

A. ②③① B. ②①③ C. ①③②  
【考点】
常用易错字字音;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 词语的使用(搭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积累与运用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