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按照“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原则,我市许多河道内放置了水生植物生长的平台——生态浮岛,用于治理水的富营养化污染,水的富营养化污染是由于水中的N、P等富营养化物质过多而导致藻类过度繁殖造成的。某科技小组探究生态浮岛,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

A.水池浮岛面积2平方米    B.水池浮岛面积4平方米       C.水池无人工浮岛

步骤1:分别设置3个边长为4米的相互隔离的正方形水池,注入取自同一河道的相同

体积的河水;

步骤2:在A、B水池分别放一个面积为2米2、4米2的生态浮岛,(浮岛上种植相同密度的美人蕉),C水池没有生态浮岛。

步骤3:从放置生态浮岛开始,期间对三个水池进行了6次水中叶绿素A含量检测。并对检

测结果进行处理,如图乙所示。

注:藻类富含叶绿素A,因此水中叶绿素A含量通常作为检测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指标。)

(1) 生态浮岛上种植的所有美人蕉构成一个

(2)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生态浮岛对藻类的减少量在季最明显。(填:“夏”或“冬”)

(3) 关于生态浮岛抑制藻类等浮游植物效果显著的可能原因是:          。(填序号)

A. 浮岛植物吸收水中的N、P等,减少水体富营养化  B. 浮岛植物使水中含氧量下降,会导致水中生物缺氧死亡 C. 浮岛遮光,削弱进入水体的光照 
(4) 本实验设计中无法完成探究的是         。(填序号)

A. 生态浮岛的净水效果与植物的种类是否有关           B. 生态浮岛的净水效果与植物种植密度是否有关 C. 生态浮岛是否具有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净化水质的作用  D. 生态浮岛的净水效果与浮岛在水域中的覆盖面积是否有关
【考点】
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解答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