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夏天慢慢过去,秋天悄悄来临。地上满是深红色和金黄色的秋叶,花园尽头的葡萄架上一串串的葡萄,在阳光的照射下渐渐变成了酱紫色。我正是在这时开始写回忆自己生活经历的文章的,恰好是我写《霜王》那篇小说一年以后。

       当时我对自己写的东西仍然心存疑虑,常常被那些可能不完全属于自己的思想所折磨,只有莎莉文小姐知道我内心的恐惧不安。我不知为什么变得那么敏感,总是竭力避免再提《霜王》.有时在谈话中,一种深层的意识闪过我的脑海,我轻声地对她说:“我不知道这是否是我自己的。”有时候,我写着写着,就会自言自语地说:“如果这又是跟很久以前别人的作品一样,该怎么办?”一想到这儿,我的手就抖个不停,这一天什么也写不下去了。即便是现在,我有时也感到同样的焦虑和不安。那次可怕的经历在我心灵上留下了永久性的后遗症,其含意我现在才开始理解。

       莎莉文老师一直安慰我,并且尽力帮助我,为了使我能恢复往昔的自信,她鼓励我替《青年之友》写篇《我的生活介绍》的短文。当时我只有12岁,写这样的文章是很吃力的。现在回想起来,我那时似乎已经预见到了将会从这次写作中得到好处,否则我一定写不出来的。

       我谨慎小心,但却不屈不挠地写了下去。莎莉文小姐在一旁鼓励并诱导我。她知道,只要我坚持写下去,就能重新树立信心,发挥自己的才能。在没有发生《霜王》事件以前,我像其他孩子一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后来变得沉默了,经常思考一些看不见的东西。过了一段时间,逐渐摆脱了那一段不愉快的经历给我投下的阴影,经过磨炼,我的头脑比以前更清醒了,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1) 文段中的《霜王》事件是指“我”创作的小说《霜王》与玛格丽特•康贝尔小姐的一篇名叫的小说在上都非常相像,“我”的小说因此被误解是剽窃来的,“我”还被带到一个由柏金斯盲人学校的老师和职工组成的“法庭”上,被他们反复盘问。

(2) 根据文段内容,概括《霜王》事件对“我”有哪些消极的影响。

(3) 本文选自《<霜王>事件》,结合选文及这一章节有关内容,谈谈你从“我”的这次经历中得到什么启发。

【考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班级即将举行“发展科技,拥抱太空”电脑小报设计评比。“凌空”小组收集了三项资料。

【资料一】

1971年,基辛格为恢复中美外交关系秘密访华。他带来一件礼物,并对周恩来总理说:

“这是月土,是我国宇宙飞船从月球上带回的泥土。这可是地球上没有的东西!”周总理哈哈一笑:“原来是我们祖宗脚下的东西啊。”他指着茶几上的一尊嫦娥奔月的牙雕,认真地对基辛格说:“我们还要派人去看她呢!”

【资料二】

【资料三】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酒泉2021年10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杨洁) 神舟十号飞行期间,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吸引了全国6000万中小学生听课。今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在神舟十三号任务中策划了更加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太空老师”王亚平将为大家带来太空授课第二课。

(1) 组长小豪组织大家对资料进行讨论,成员们纷纷发表意见,根据提示,完善以下的发言内容。

小豪:基辛格能理解周总理的意思吗?我觉得,需要补充一点内容,说说故事的要点。

达立:你们看,这样转述嫦娥奔月的故事行吗?早在5000年前,①

尔东:对!这样就能体现周总理的外交智慧了。

伊伊:【资料一】和其他两则资料混搭在一起不合适,因为②

达立:我不同意伊伊的观点。我认为,③

(2) 【资料三】缺标题。从以下题目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太空老师”王亚平将带来太空授课第二课 B. 我骄傲,我是“太空老师” C. 航天员王亚平为全国6000万中小学生在太空授课 D. 神十航天员将开展第二次太空授课
(3) 电脑小报上还需要登载中学生的原创文章。请你围绕“太空授课的意义”写一段话(100字左右),然后投稿给“凌空”小组。
综合题 普通
2. 两年前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今年4月18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又与观众见面。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舌尖2》总导演陈晓卿在摄制前提出了54条要求与建议,如“美食不是目的地,是邮发点”。因此,《舌尖2》收录了这样的故事,一对养蜂夫妇一年中300天带着帐篷奔走在路上赶花酿蜜,他们做着最甜也最苦的澄汁。摄制组跟拍了这对夫妇40天的旅途,从四川出发,越过秦岭,落脚甘肃。

(《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4月18日)

     【材料二】《舌尖2》这部最初曾建议围绕“八大菜系”来做的纪录片,最终选择了以美食为由头评选故事的路径,以美食见人生,瘵美食寄托在人物的情感和故事当中,加上原本就有的精妙的纪录,磁性的解说和精彩的画面,因此《舌尖2》一搬上电视荧屏的餐桌就此起轰动。

     【材料三】网民“@黛焉”:大概《舌尖1》的火热让制作团队压力太大,导致《舌尖2》过分追求所谓“背后的东西”,讲故事占据了80%,美食倒成了一闪而过的东西了!觉得“舌尖”还是带给“吃货”简单的满足和幸福更好。

(1) 依据材料说说《舌尖1》火热的主要原因。

(2) 依据材料说说《舌尖1》和《舌尖2》的相同之处。

(3) 很多网友评论《舌尖2》:“少了口水,没控制住潮水。”请依据材料,说说网友这样评论的原因。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