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泉州晚报》2017年3月17日第四版《时政·要闻》消息。

【材料二】标题是一篇消息的题目,是对消息内容的提炼和概括,是引导人们阅读或收听、收看消息的“向导”,是吸引读者注意的点睛之笔。标题可以由引题、正题、副题构成。引题的作用是交代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引出题目;正题是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副题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或是对正题的补充说明。消息的标题不受消息客观性的限制,它往往是记者表明态度、传达倾向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1) 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兴泉铁路起点是江西兴国,终点是泉州,该项目将对江西福建两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B. “西北-东南”走向的兴泉铁路,将让宁化、清流、德化等中央苏区县结束没有铁路的历史。 C. 兴泉铁路通车后,江西兴国开出的货运火车可以经三明宁化、大田、惠安黄塘,直达泉州站。 D. 消息的标题形式多样,引题、正题、副题各司其职,但并非所有的消息都有引题、正题、副题。
(2)

根据“新闻链接”,在下面方框中填入恰当的内容。

(3) 【材料一】中“兴泉铁路宁化至泉州段全线开工”和“德化永春将结束不通铁路历史”哪个更适合做正题,为什么?

【考点】
漫画释义; 材料探究; 语言得体;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元素——凡是在中华民族融合、演化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中国人创造、传承、反映中国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具有中国特质的文化成果,都是中国元素。包括有形的物质符号和无形的精神内容,即物质文化元素和精神文化元素。例如,中国古人一直崇尚“和”与“稳”,历经千年,它们已成为内涵丰富的中国精神文化元素之一。

      2016年9月4日至5日,举世瞩目的20国集团领导人第11次峰会在杭州举行。G20峰会主会议厅(图一),天花板是青花瓷团,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简称青花,是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也是世界最为熟悉的中国标志性符号之一。用它架设着金丝楠木的四梁八柱,寓意     


(1) (图一)下列选项中,主会议厅天花板的最符合中国元素的寓意是(   )

A. 四平八稳 B. 四海为家 C. 四海升平 D. 四面八方
(2) (图二)是G20峰会会标,请从图中找出一处蕴含的中国元素,并做简要说明。

中国元素:

简要说明:

(3) 下列选项不属于中国元素的两项是(   )

A. G20峰会中使用的座椅全是圈椅 B. 峰会国宴席位前摆放的是丝绸邀请函 C. 峰会期间西湖夜晚美丽的灯光秀 D. 新闻中心以《富春山居图》作为背景 E. 宣传片中展示了民间戏曲:越剧 F. 峰会官方指定用车是浙江产吉利汽车。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