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的含义。

①肉食者    ②望其旗

(2) 齐鲁交战的结果是鲁国战胜了齐国,在战前曹刿提出获胜的关键因素是:;在战后分析中曹刿又说明了进攻的有利时机是:
(3) 本文在战争结束后补叙了庄公与曹刿的对话,你认为这样安排的作用是什么?
【考点】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常用文言实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

【甲】云“君子和而不同”者,和,谓心不争也;不同,谓立志各异也。君子之人千万,千万其心和如一,而所习立之志业不同也。云“小人同而不和”者,小人为恶如一,故云同也;好斗争,故云不和也。

——皇侃《论语集解义疏》

【乙】和因义起,同由利生。义者,宜也,各适其宜,未有方体,故不同。然不同因乎义,而非执已之见,无伤于和。利者,人之所同欲也,民务于是,则有争心,故同而不和。此君子、小人之异也。

——刘宝楠《论语正义》

【丙】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 , 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 , 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 因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节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释】①右:上。古人以右为尊。②相如素贱人:指蔺相如做过太监的家臣,向来微贱。素,向来。③争列:争位次高下。④引车避匿:将车子调转躲避。⑤舍人:指蔺相如门客。⑥相与:一起。⑦孰与秦王:与秦王相比怎么样?孰与,与……相比。孰,谁,哪一个。⑧驽:愚笨,拙劣。⑨负荆:背着荆条,表示愿受鞭打。⑩因:通过。⑪将军:当时上卿兼职将相,所以廉颇这样称呼蔺相如。⑫刎颈之交:指能够共患难、同生死的朋友。刎颈,杀头。刎,割。

(1) 阅读【甲】文,回答“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有什么区别?
(2) 阅读【乙】文,根据语境,解释“义”和“利”的具体含义。
(3) 阅读【丙】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徒慕君之高也                    义       ②吾所以为者       此

③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私仇       ④不知将军宽之至也       此

(4) 请用【乙】文中“和因义起,同由利生”来阐释【丙】文中“将相和”故事发生的合理性。
现代文阅读 困难
2. 谕纪鸿

[清]曾国藩

家中人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吾父吾叔,皆黎明即起,尔之所知也。

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吾有志学为圣贤,少时欠居敬工夫,至今犹不免偶有戏言戏动。尔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也。

【注释】①本文选自《曾文正公家训》卷上,有删节。谕:教导、训诲的意思。纪鸿:即曾纪鸿,曾国藩的小儿子。②少:稍稍。③服官:做官。④坠:丧失,败坏。⑤高曾祖考:泛指父祖先辈。⑥居敬:立身行事恭敬。

(1) 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不是“我”对儿子的期望与告诫的一项是(     ) A. 成为读书明理的君子。 B. 在家庭中要勤苦俭约。 C. 富贵功名由自己做主。 D. 应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2) 在《诫子书》中,诸葛亮认为作为君子的关键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在本文中,曾国藩认为作为君子,应该“”。(摘录原文语句作答)
现代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非遗蜀绣

①2023年7月28日20时,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灯光缓缓亮起,光影变幻中,运动员沿着七彩丝线流淌的“锦绣之路”依次入场。身着宋代“灯笼锦”纹样服装的引导员“小辣椒”高举引导牌走在队伍最前面,引导牌上的回形纹、如意纹都是蜀绣的传统工艺纹样,寓意吉祥如意、福寿绵延。素有“巴蜀瑰宝”之称的蜀绣,作为巴蜀地区非物质文化的代表,成为本次开幕式的一大亮点。

②蜀绣又名“川绣”,盛行于四川成都一带,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3000年前的古蜀时期。古蜀国的“蜀”字就与蚕桑有很大关系,清代汉学家段玉裁所著《荣县志》记载:“蚕以蜀为盛,故蜀曰蚕丝,蜀亦蚕也。”由此可见,“蜀”便是“蚕”。西汉文学家扬雄《蜀都赋》中的“锦布绣望,芒芒兮无幅”描述的就是当时蜀地纺织、刺绣的繁盛景象。到了宋代,蜀绣美名更是扬遍神州,当时的文献称蜀绣技法“穷工极巧,冠于天下”。

③蜀绣传统的题材以芙蓉锦鲤和鸳鸯为代表,把绣上鸳鸯的荷包送给另一半是一种婚恋习俗,荷包上绣的鸳鸯尽显闺阁女儿心思。巴蜀地区独有的珍稀动物,如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敏捷灵动的金丝猴,在蜀绣作品中也频频“露脸”。不仅如此,通过一帧帧蜀绣,人们还能领略巴山蜀水的自然风光,读到关于巴蜀民俗文化的故事。

④用于欣赏的蜀绣多为条屏和座屏,所绣的花草鱼鸟,极富诗情画意。人民大会堂四川厅里悬挂的巨幅“芙蓉鲤鱼”座屏和蜀绣名品“蜀宫乐女演乐图”挂屏、双面异色的“水草鲤鱼”座屏,就是蜀绣中欣赏性绣品的代表作。此外,蜀绣还广泛用于四川人的日常生活,四川人家中的被面、枕帐帘,身上的衣服、鞋帽,不少都有蜀绣的装饰图案。

⑤蜀绣与苏绣、湘绣、粤绣并称四大名绣。如果说苏绣精细素雅,湘绣艳丽鲜明,粤绣雍容华那么蜀绣则劲气生动。严谨的针法、平齐的针脚、鲜活的形象、精巧繁复的染色、富有立体感的面,使之被誉为工艺美术领域的一朵奇葩。古往今来,无数巧夺天工的蜀绣作品化丹青浓彩于谓之上,如精妙绝伦的画卷,又如引人入胜的乐曲,一针一线都在讲述着不朽传奇。

(1) 文章介绍了蜀绣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2) 文章第①段介绍成都大运会开幕式场景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 下面这段歌词放在文章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

山光水色染图案,岷山的雪白九寨的蓝。峨眉日出走一线红,竹海飞一针绿浪翻。绣一个太神鸟飞高远,一轮明月照雄关。

现代文阅读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