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给鸟搬家

刘亮程

    ①我们家的院子和老陈家的院子中间隔了一小截篱笆,平常两家借点东西都是从篱笆缝里递来递去。

    ②一天,阿健盯住老陈家榆树说,要是把他家的麻雀赶到我们家树上多好。阿健就挤过篱笆缝,往老陈家树上扔土块儿,朝树上喊叫

    ③怎么才能让鸟在我们家树上也筑窝呢?阿健说。

    ④等你们都长大了,麻雀看见院子里没小孩了,就会来我们家树上筑巢。二伯说。

    ⑤我想现在就让麻雀来我们家树上筑巢。阿健说。

    ⑥那我们想个办法吧,先在树上给鸟做个窝,到时候我会让那棵树上的鸟搬过来住。二伯说。

    ⑦二伯带着张欢、阿健、洋洋和方圆,在院子里做鸟巢。

    ⑧二伯从小库房里找出锯子、斧头和钉锤,用木板钉了一个方盒子,找了一些柔软的干草放进做好的鸟巢。

    ⑨然后,二伯让方圆爬上树,用铁丝把鸟巢绑在最高的树杈上。二伯做木盒的时候,中间隔出了盛放食物的隔档,在里面装了些小米。

    ⑩鸟巢安置后,第二天就有鸟在树上叫了,鸟发现巢里的食物,再叫其他鸟过来吃。

    ⑪过了两天,树上没鸟叫了。二伯说,可能食物吃完了。他让方圆上去又放了一些小米。鸟又在树上叫了,可是,鸟把小米吃完又飞了,没有把我们的木盒当窝的意思。

    ⑫这咋办呢?阿健说。

    ⑬不急,再想办法。二伯说。

    ⑭二伯让方圆爬到老陈家输树上,把窝里的鸟蛋放到我们家树上的鸟巢里。

    ⑮二伯说,我们把鸟蛋移过来,鸟就会跟着过来。

    ⑯可是,鸟没有搬家过来,只是在我们家树上叫了一阵,又回到老陈家树上。二伯只好让方圆把鸟蛋放回老陈家榆树上的旧窝里。

    ⑰二佰的办法失败了。

    ⑱怎么办?阿健、张欢都着急了。再等等。二伯说。

    ⑲不久以后,老陈家树上的鸟巢孵出了小鸟,在树下都能听到小鸟的叫声。

    ⑳二伯又让方圆爬到老陈家树上,把小鸟全拿下来。方圆上树的时候,鸟一阵乱叫。

    ㉑方圆把小鸟装在衣兜里拿下来,五只精光的小鸟,张着嫩黄的小嘴直叫。张欢、阿健都围上去摸小鸟。二伯让方圆赶快把小鸟放到我们家树上的窝里,又放了好多小米进去。然后,我们回到院子。

    ㉒鸟看到自己窝里没有了小鸟,扯着嗓子叫,小鸟也在我们家树上的窝里叫。大鸟听到了,就飞过来,看见自己的小宝宝全搬了家,家里还有好多食物,鸟没办法把小鸟搬回旧巢,只好把我们给它筑的巢当家了。

    ㉓那以后老陈家树上就没鸟了,都落在我们家树上。

    ㉔老陈不知道我们干的事,我们干这些时,都是在他出去的时候,有一次他到街上买了个东西,回来树上的鸟就搬家了,全搬到了我们家树上。老陈望着自己家树上空空的鸟巢,又看看我们家树上的方木盒子,老陈想不通,不知道树上发生了什么。

    ㉕老陈家的两个女儿都出嫁到外地,剩下老陈和媳妇,院子一年四季冷冷清清,只有树上的鸟叫声,现在连鸟叫声也没有了。

    ㉖张欢说,她经常看见老陈朝我们家树上望 , 还在他们家树下撒小米,招鸟过去。鸟飞过去把小米吃了,就又回到我们家树上。

    ㉗二伯听了,觉得对不住老陈。

    ㉘又过了一两个月,小鸟会飞了。

    ㉙阿健说,他看见两只大鸟又回到老陈家树上的旧窝里了。我们家树上的窝留给长大的小鸟住了。

    ㉚二伯听了说,鸟做得很对呢。

    ㉛现在,老陈家和我们家树上,都有鸟叫了。

(选自《一片叶子下生活》,有改动)

(1) 请结合文章情节,依据示例,完成填空。

扔土块,赶鸟儿过来→→移鸟蛋,招鸟儿过来→

(2)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 联系上下文,揣摩第㉖段画线句子,发挥想象,将“老陈”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60字以内)
(4) 文末交代了两家树上都有鸟叫了,作者为什么安排这样的结局?请谈谈你的理解。
【考点】
梳理、概括文章情节; 文章结尾及其作用; 分析人物行为思想变化原因; 人物描写; 动作描写;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小题。

谁敢动我的杨树

蔡楠

①白杨树替自己准备好了一口棺材。他宁肯死掉也不愿意把双腿锯掉。

②白杨树的腿有毛病。医生说他得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而且双腿开始发生溃疡,需要截肢。不,我还要靠双腿走路,还要靠双腿干活养活妻儿呢!白杨树拐着双腿走出了医院,他在大街上喊道,我宁肯死掉也不把双腿锯掉!于是他在棺材铺订购了一口棺材。

③其实,白杨树不想死,他期待奇迹出现。他四处求医找药,希望民间土法能够治好他的腿。但是奇迹并没有垂青白杨树,老婆和儿女们强行把他送进了医院,截了肢。

④白杨树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为治病,家里欠了十多万的债。孩子们都已辍学打工去了。老婆也去了村办工厂给工人做饭。他趁老婆不在家,喝了老鼠药爬进了棺材里。昏昏沉沉的睡了一天,却没死。老婆回家把他拖出了棺材,狠狠地骂着,白杨树你这个没良心的,死都不会死,你干嘛给自己喝假药?

⑤死不了怎么办?那就得活下去。要想活下去,就得给自己找点活。只有干活挣钱还账才是活下去的理由。

⑥白杨树请人在轮椅的后面做了个后备箱。他就滚动着这个特殊的轮椅出现在了大街小巷,出现在了高速公路两侧。他开始捡垃圾。废旧纸、破塑料,矿泉水瓶子……每天都能捡一后备厢。有了一点积蓄,他找到了村委会。他说,古洋河大桥以北的堤坡不能再随便取土了,大堤都挖没了,要是来了洪水怎么办?我给咱看着吧!我也不要工钱,你们就和水利局的说说,我承包两公里的堤坡,种树,种速生杨,承包费照交!

⑦村里和他签了合同。白杨树就在苗圃场订购了树苗,带上了特制的镐头铁锹,爬到了堤坡上。他扔掉了轮椅,摘掉了假肢,露出了粉红的嫩肉。他摸着那肉,愣了一下神,然后就用绳子将空空的裤腿缠上。他就坐在了地上,开始挖坑。白杨树的手就成了脚。他坐在地上,一锹一锹地挖着。堤坡上都是胶泥土,坚硬得很。手又不能像脚似的那样去踩锹,他就把短短的锹把拄在肚子上,用身体的力量推动铁锹。肚子累了,受不了了,他就换个方式,拿过镐头一下一下地刨。阳光照过来,还有风沙吹过来。白杨树的脸上有了汗有了土有了泥,汗水流下来,流到了嘴里,牙碜的不行;流到了地上,砸在新挖出来的土上,一砸一个窝儿。

⑧坑挖好了,白杨树种上了第一棵树。他拎着塑料水桶,爬着去古洋河里取水。他的腿没了假肢的保护,嫩肉被胶土咯得生疼。那疼是坚持不住的疼。他手去摸腿,前面失去了依托,人一下子就滚到了河沟里。灌满水,他拉着拧上盖子的塑料桶,一下一下地往堤坡上挪。他的身后是一溜湿淋淋的红水印。爬上来了,他把水灌进了树坑。小树吸了水,冒出了嫩芽。白杨树也觉得自己真正的从棺材里爬出来,像小树一样,活过来了。

⑨白杨树开始了长达8年的种树生涯。8番寒暑,他用坏了的铁锹有几十把,磨烂了的手套堆成了小山,两条曾经细皮嫩肉的残肢也长满了厚厚的老茧。堤坡成了他的家,也成了他的乐园。那里变成了一片白杨树林。绿荫覆盖,鸟雀鸣唱。林下连着白洋淀的古洋河水,水平如镜,清澄透明,偶尔有鱼跃出水面,惊得蛙声一片。白杨树在堤坡的树林里爬着,走着,转悠着,他搂着粗大的树干,像搂着自己的儿女。

⑩不,比自己的儿女还亲。树不让他生气,儿女却让他生气。这不,长大了的儿女带着一支砍伐队来树林里找他了。儿女说爹,你看这树大了,该用他换钱了!白杨树把轮椅过去,背对着儿女说,咱们的债务不是你娘和你们都还上了吗?还急着要钱干什么?儿女说,我俩在城里每人按揭了一套楼房,想用这钱交首付呢?爹,你看,这3000多棵树,最小的也值100块呢!

⑪白杨树就又把轮椅过来,看着已经成年的孩子们。他说,种树的时候我是想有一天能用树换钱。可孩子们,现在我不了。我一棵树也舍不得砍了,你们没看出来这古洋河、这鱼儿,还有这鸟儿,需要这样一片树林吗?还是留下吧,留下比砍了重要!

⑫儿女们早就和商家谈好了价钱,他们不砍就没有了面子,当然也没有了房子。他们就带着砍伐队绕过白杨树,向树林深处走去。白杨树就扔了轮椅,立了起来,他觉得自己的双腿又健康如初了。他跑到人们的前面,大声喊道,你们谁敢动我的杨树,我就动谁的脑袋,然后自己削下自己的脑袋,反正我的棺材早就准备了多年了——

⑬众人惊在了那里。他们看见一把磨秃了的铁锹攥在白杨树的老手上,寒光一闪一闪的。

(选自《芒种》2021年第2期,有删改)

(1) 通读全文,用精炼的语言在(1)(2)处补全小说的主要情节。

腿病截肢→绝望自杀→捡废品包堤→① →种白杨树→②

(2) 作者给主人公取名“白杨树”,有什么用意?
(3) 第⑨段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4) 小说中人物动作是人物心理的外显与心灵的投射,请结合上下文,简要谈谈第⑩⑪段中两个加点“转”字分别表现了白杨树怎样的心理。

①白杨树把轮椅过去

②白杨树就又把轮椅过来

(5) 小说的结尾有何妙处?
现代文阅读 普通
2. 记叙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除夕的夜

向成

①漫天大雪下了整整一天,整座城市变成了雪国。夜里,雪花还未收脚,仍在不识相地穿街走巷,被寒流环绕的这座城,令人有点迷茫和感伤。

②老伴重病已住院半年多,医生说,看能熬过这个年吧,要是能,或者有可能再延长一段时间,我暗自落泪,内心依然巴望奇迹发生。

③除夕回不了家,只能在病房守岁。我想,无论如何也要过个像点样的年啊,我知道老伴吃不下东西了,但哪怕是摆摆样子,让她看一看也好啊,于是,我上街寻找饭店,去买几样老伴爱吃的菜。

④大雪刚落,东北的除夕夜更加寒气袭人。街道两旁大小商店、饭店都关门了。十里长街上只有我一个人的脚印。我踏着雪向前走,内心很是凄凉。

⑤今年的除夕或许就是老伴的最后一个年了,我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十里长街寻遍!

⑥路过一个胡同口,我看到几个流浪汉正在用小铁桶涮“火锅”,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对我说,兄弟,过来喝酒!咱们一块儿过年吧!

⑦我说,谢谢,不了,我还有事,附近有还开门的饭馆吗?我想弄几个菜给住院的老伴儿。他们答道,往前走到头有一家小饭馆开门,我们的佐料就是她给的呢。

⑧我离开时,那几个流浪汉在喊,祝你老伴儿早日康复!

⑨我听了,眼泪就流下来。自老伴患病后,我第一次听到陌生人祝福我老伴早日康复。老伴得了重病,我没有通知单位任何人。我始终认为,自己的困难,要自己去面对。

⑩雪愈下愈大。在街的尽头,终于看到一家小饭馆,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⑪年轻的老板娘见我进来,便站起身。我问,我想买几个菜带走可以吗?给医院的病人。

⑫老板娘说,当然可以,你先选菜吧。

⑬我点了几样老伴儿平时爱吃的菜。问大过年的,饭馆能不能做,老板娘说,没问题。我又问,今天和平时还是一个价钱吗?老板娘说,大过年的,不能乘人之危,平时卖什么价还是什么价,还要做得更好、更精细些才对呀。

⑭菜做好了,品相不错,我决计打车回医院。上车后,司机说,过年好!去哪儿?我说,第一医院。司机说,家里有人住院?我说,老伴儿。

⑮司机长叹了一声,这年哪,有人欢喜有人愁哇。刚才我拉了一位老大娘。我问,大娘咋才回家过年哪?老太太一听就流泪了。我就跟她说,大娘,大过年的,咱得高高兴兴的,对吧?临走时,那个老太太非要给我一百块钱。我说,我怎么能要您钱呢?您留着吧。老太太说,就当是我给你的压岁钱了。我一听,眼泪哗哗的。最后,我还是悄悄把钱塞到老太太的包里了,看她进了进站口才走……人人都有犯难的事呀。老哥,你看我,媳妇在家等着我呢,可我为了家人还在路上奔波哩!

⑯回到医院,病床上的老伴儿很高兴。看着一桌子的菜,她竟然慢慢地坐了起来。零点的钟声响了,我们老两口儿举起酒杯祝福彼此。老伴儿说,难为你了。我说,别这么说,我愿意,高兴着呢。

老伴儿闪动着泪花说,好好活着。

(选自2019年第1期《长城》,有改动)

(1) 情节概括。请在下面横线上将文章主要情节补充完整。

“我”上街寻找饭店→①→②→③→“我”和老伴共度除夕

(2) 句子赏析。请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夜里,雪花还未收脚,仍在不识相地穿街走巷,被寒流环绕的这座城,令人有点迷茫和感伤。

②老伴儿闪动着泪花说,好好活着。

(3) 写法探究。请简要分析本文以“我”买菜为线索布局谋篇的作用。
(4) 主题理解。有人认为本文讲述的是一个温暖的故事,有人认为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凄凉的故事,你认为呢?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想法。
现代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山居岁月

    ①我在山中,有一座房子。
    ②一次朋友来了,带来了一株芭蕉苗。我植在窗前,竟长成了茂盛的一窗绿意。没想到,就是这几株葱绿的芭蕉,让后面有了故事

    ③那一年,山中干旱,溪水干涸。在满山的枯黄面前,这几株芭蕉,便有抢眼的绿。一个午后,我在窗前写东西时,发现一只野鹿在芭蕉前来来回回地转悠,很疲乏的样子。我想,大约是渴急了,以为绿芭蕉前有水呢。于是放下笔,一手拿叉,一手拎着小半桶水出去。我当然怕它伤害我,人世间多的是农夫和蛇的故事。它见了我,向树丛里退,看着芭蕉,又停了停。我用手捧了一捧水,洒在地上,示意它,然后退到窗前。它走近,喝了两口,大约不放心,停下看我,见我依然待在远处,复又低下头,一口气喝干,然后离去。有趣的是,第二天的午后,它又来了,张望着,却不再转悠,而是定定地站着,朝着我的窗子。我又拎出小半桶水,彼此默契,各自站着,只是我的手里不再捏一柄钢叉。如此反复,直到山间普降了一场暴雨。

    ④暴风雨吹坏了门窗,我的房子需要翻修。因为山中多蛇,而我又怕蛇。我觉得,蛇是极其阴险可怖的,就如同我时时躲避并防备的那些不动声色、冷不防暗里咬你一口的人。我想央山下的山民帮着修,又赶上正农忙,于是自己在窗户上暂糊上几张白纸。

    ⑤一天夜里,屋里看书,蜡烛昏黄的光色里,竟看见窗外来来去去晃动着淡墨样的影子。依我有限的经验判断:这是一只野兽,它借我的烛光看见了我,并且要袭击我。想到这风暴之下已不甚牢固的窗,我不由得一声惊叫,于是满屋子寻钢叉。这时,从窗外传来一声野兽的嘶鸣,然后声音杂了些,仿佛有一群动物在交战,芭蕉叶扑啦啦地响,间杂着发狠似的嘶咬声。约莫两个钟头,窗外安静下来了。我胆战心惊,一夜无眠。

    ⑥第二天早晨,我透过破损的窗户,看见一只尖嘴的灰狼躺在屋前,已不动弹。那只我喂过水的花鹿,身上沾满了血,站在窗前,像一位英雄的哨兵,看上去疲惫而兴奋。它的身后,有十来只大小不等的鹿。我忽然明白了,昨夜,是这只野鹿以及它身后的鹿群救了我!我感动并震惊,却无以回报,只是再次拎来满满一桶水,放在芭蕉叶下。尽管我知道山中多水,鹿们不渴。但是领头的那只鹿俯下头去,喝了一口,然后,它身后的那些同伴,一个接一个,走近桶边,喝完了我桶里的水。我眼含热泪,默默看着,像是在高台上亲临一场远古部落里的神圣庄严的结盟仪式。然后目送它们缓缓向深山走去,直到鹿群在视线里消失,直到深山那边遥遥传来暴雨般呼啸丛林间的蹄声。

    ⑦这之后,我狠狠弃了我原先的生活态度,回到了山外的家,回到人群里。我愿意相信,只要我一次又一次地付出,我能够收获爱和信任,收获一个丰饶的人生。
    ⑧临走,我将房顶的水塔改建在地面上,让它喂养山间的每一个生灵,并且告诉我身边每一个人:在山中,我有一座房子,有一个家。
(1) 第二段中说:“就是这几株葱绿的芭蕉,让后面有了故事。”请简述该故事的内容。

(2) 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①那只我喂过水的花鹿,身上沾满了血,站在窗前,像一位英雄的哨兵,看上去疲惫而兴奋。
②我眼含热泪,默默看着,像是在高台上亲临一场远古部落里的神圣庄严的结盟仪式。
(3) 第七段中说:“这之后,我狠狠弃了我原先的生活态度,回到了山外的家,回到人群里。”促使我放弃山居回到人群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4) 文章开头说“我在山中,有一座房子”,结尾又说“在山中,我有一座房子,有一个家”,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