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沈阳”名称演变

时期

战国

辽宋

清(崇德)

清(顺治)

民国至今

名称

侯城

沈州

沈阳路

沈阳中卫

盛京

奉天

沈阳

【材料二】位于沈城北部的新乐遗址代表了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沈阳故宫、福陵、昭陵宏伟壮丽、金碧辉煌,融合了当时东北亚地区满族、蒙古族、汉族建筑文化的精华;奉天落子、奉天大鼓、评词、高跷秧歌等艺术形式推进了清代各类艺术的空前发展。

【材料三】如今,铁西新区、浑南新区的开发建设,使沈阳城市规模大大扩展。浑河已如穿过巴黎的塞纳河一样成为沈阳内河,河上提拉桥高耸,两岸公园林立,与贯穿沈城南北的金廊胜景交织成沈阳城区最瑰丽的景观。地铁、轻轨等现代化公共交通设施建成使用,为城市交通注入新的血液。沈阳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如一颗明珠闪耀在祖国的北方。

(1) 综合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补全下面的句子。

沈阳是一座的城市。

(2) 沈阳某市民写了一副对联,抒发对沈阳发展的赞叹之情。下面是他写的上联,请你根据材料三的内容补写下联。

上联:昔日古都融古韵

下联:

【考点】
材料探究; 对联;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旅游的意义在于带着一定的文化理解去解读和体验一座山、一道河流、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旅游天地》

      【材料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暑假期间,某初中生随同家人开启了文化之旅。他从沈阳出发,途经安徽滁州,登临琅琊山,感受欧阳修醉乎山水的情致;再赴杭州西湖,徜徉于白堤柳岸,忆一段白居易勤政爱民的佳话;最后到了武汉的黄鹤楼,登楼游赏,寻觅崔颢在浩渺烟波中眺望故乡的身影。

      【材料三】峨眉山坐落于四川盆地西南部,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春夏两季,云低雾浓,古木葱茏,雨后山野空气清新,寺宇庭院一尘不染;秋季水位涨高,乘风破浪,白水秋风;冬季晴雪初霁,“幽峭精绝”的冬景令人称绝。身临这山灵水秀的旷世奇观,把自己完全交给大自然,在峨眉秀丽的山色中尽情吮吸天地间的精华!﹣﹣《行走峨眉山》

作为亚洲第一长河,长江是仅次于非洲尼罗与南美洲亚马孙河的世界第三长河。它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上的雪域中缓缓流出,注入浩瀚的东海。长江滋润着两岸肥沃的土地,孕育着一个个文明。﹣﹣《漫步世界看山川》

       洛阳这座城市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一座美丽的牡丹花城。白马寺和龙门石窟是洛阳的著名景点。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座寺院;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中华传统文化》

(1) 对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旅游的意义不仅在于欣赏景点的外在之美,更在于理解其文化内涵。 B. 游人在安徽滁州登临琅琊山,会感受到白居易勤政爱民的情怀。 C. 峨眉山坐落于四川盆地西南部,这里一年四季景色宜人。 D.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是亚洲第一长河,是世界第三长河。
(2) 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的具体内容,补全下面的对联。

上联:洛阳城中寻历史足迹

下联: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