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学完“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后,小明同学觉得按照课本实验(图①)不能完全说明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他和小娜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水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猜想二:二氧化碳使紫色石发试液变红。

猜想三: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查阅资料与实验准备】

⑴将纸条浸泡在紧色石蕊试液中,晾干后可制得紫色石蕊试纸。

⑵自制的紫色石蕊试纸遇酸溶液变红色,遇碱溶液变蓝色。

【查阅资料与实验准备】

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②。

图中b紫色石蕊试纸,缠绕在小试管上。

(1) 猜想不正确。
(2) 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

①试纸b没有明显变化,得出结论:猜想不正确。

②试纸a、c由紫色变为红色,得出结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猜想正确。

③试纸首先变色,其原因是

(3) 【交流与反思】

小娜同学认为,上图装置还可以同时验证: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为了完成小娜同学的两个验证实验,请你对上面的实验装置进行简单的改进:

【考点】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没有观察到现象,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是否发生反应产生了兴趣,他们又做了如图所示两组实验。

(1) 【实验一】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装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小组同学认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此实验是想从(填“反应物的消失”或“生成物的产生”)角度证明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其中一位同学提出了质疑,认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得到了小组其他同学的认同。
(2) 【实验二】实验装置图所示(装置已连接好,气密性良好,止水夹a和b已关闭,部分仪器已略去)。

【查阅资料】常温下NaOH、在水、乙醇中的溶解性如表所示:

溶质

溶解性

溶剂

氢氧化钠

碳酸钠

极易溶

易溶

乙醇

易溶

微溶

【温馨提示】与乙醇不反应,本实验条件下在乙醇中的溶解忽略不计。

①把注射器Ⅰ中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注入充满的三口烧瓶中,轻轻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把导管d移出石灰水,打开止水夹ab , 再从导管c端往三口烧瓶中鼓入 , 过了一段时间后,先把导管d放入澄清石灰水中,接着关闭止水夹a , 再把注射器Ⅱ中的稀盐酸注入三口烧瓶内,观察到的现象是。此实验从生成物的产生角度证明了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实验探究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