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文段一)

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炽天炽地。

(文段二)

……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

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剑!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若忍耐不得,教你早见阎王……

(文段三)

此时有二更时候,众怪一齐相见毕,把唐僧推下殿来。那长老于灯光前,忽见三个徒弟都捆在地下,老师父伏于行者身边,哭道:“徒弟啊!常时逢难,你却在外运用神通,到那里取救降魔,今番你亦遭擒,我贫僧怎么得命!”八戒、沙僧听见师父这般苦楚,便也一齐放声痛哭。行者微微笑道:“"师父放心,兄弟莫哭!凭他怎的,决然无伤。等那老魔安静了,我们走路。”

(文段四)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主要表现在童真、神奇等诸方面,《西游记》展现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童真世界,具有儿童文学美学的特质,显露出了与其他小说不同的艺术风格和魅力,适合儿童的审美趣味和欣赏水平,从而深深地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

首先看重真之美。《西游记》中许多可爱的人物,他们举手投足间皆有童真童趣,美猴王孙悟空是《西游记》“童子”世界中最惹人喜爱的一个顽童,他身上时刻有“童心”的显露,表现出了少年儿童身上特有的冒险精神,顽童是儿童普遍的主体特征,作品更着力渲染了悟空独特的顽童个性,如爱闹腾、偷盗、玩恶作剧、好耍赖等,悟空这些举动极生动地表现出了一个精力充沛的滑稽童子形象,呆而有趣的猪八戒是个经常引人发笑的戏剧式人物,他有长鼻子大耳朵,又笨又丑的外貌和猪的习性。他的一些缺点,表现了他的笨拙和天真,显得十分可笑,尽管其身上有很多成人的欲望和毛病,但他表现出更多的儿童特征,性格憨厚,本质单纯,给人们以愚拙天真的整体印象。在这些可笑可爱的人物心里,没有欲说还休的人生感叹,全然是一派稚拙纯朴的童年生命气象,一种最自然、最本真的生命意趣的飞扬显现。《西游记》这部作品自觉不自觉地符合了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追求。

其次是奇幻之美,儿童的天性是富于幻想,喜好新奇,向往不凡的神奇的事物,《西游记》正好把儿童带进一个超越时空的神奇境界,让他们在那里自由翱翔,从而使其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一定满足,这些正好符合儿童的审关情趣,作品描述的上天入地、无拘无来的情节,展示了一种自由、活泼,充分满足了儿童喜欢幻想、追求新鲜、变化、刺激的审美心理和阅读趣味,充分展示了儿童文学的奇幻之美。

(1) 对文段分析或推测准确的一项是(   ) A. 文段一选自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情节,其结局为悟空大胜,红孩儿惨败。 B. 文段二选自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故事,铁扇公主为红孩儿报仇不愿借扇子,但最终还是被机智的孙悟空借走了。 C. 文段三真实地刻画了唐僧本质上最突出的性格特点——懦弱胆小。 D. 文段四认为从儿童的审美趣味与文学欣赏水平来判断,只适合阅读《酒游记》。
(2) 下面的分析和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 文段三中孙悟空所体现的乐观主义精神,其本身是一种童年的生命气象,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的底蕴。 B. 由文段四可以看出,所有的少年儿童都喜欢能充分表现童真、神奇特质的作品。 C. 文段四中所分析的孙悟空和猪八成,这两个角色最受少年儿童喜受,就是因为他们身上具有冒险精神。 D. 《西游记》中的儿童文学美学特质,即童真、神奇等美学特质,正是小说艺术魅力所在,也是吸引少年儿童的重要方面。
(3) 《西游记》先后拍成影视剧和动画片,(链接材料一)为影视剧片尾曲,(链接材料二)为动画片片尾曲,请结合内容和语言谈谈你更喜欢哪支片尾曲。

(链接材料一)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万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啦……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你挑着担我牵着马/翻山涉水两肩霜花/风云雷电任叱咤/一路豪歌向天涯/向天涯/啦……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链接材料二)白龙马/蹄儿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什么妖魔鬼怪什么美女画皮/什么刀山火海什么陷阱诡计/都挡不住火眼金睛的如意棒/护送师徒朝西去/白龙马/脖铃儿急/颠簸唐玄奘/小跑三兄弟/西天取经不容易/容易干不成大业绩/什么魔法很毒自有招数神奇/八十一难拦路七十二变制敌/师徒四个战妖斗魔同心合力/邪恶打不过正义。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名著导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完成下列小题。
(1) 读名著,制书签。书签正面,人物肖像。分别结合相应的文字写出人物姓名。

孙悟空             ⑴        ⑵       ⑶

(一)悟空道:“我保唐僧的这桩事,天上地下都晓得。他倒不是赶我回来,倒是教我来家看看,送我来家自在耍子。……待我还去保唐僧,取经回东土。功成之后,仍回来与你们共乐天真。”

(选自《西游记》)

(二)(1)懂得实际生活,所以他要修建房屋,积蓄财产,跟主人和其他有权有势的人融洽相处;养育了一群孩子,有一个对他服服帖帖、团结一心的家庭;对波卢特金先生其人看得一清二楚;话语不多,笑颜常开,而心里颇有主意……

(选自《猎人笔记》))

(三)(2)进舱,即取一百银子,付给渔翁。……(2)还礼道:“小姐得此至宝,何不敬献国主?或可沾沐殊恩稍助母亲。何必拘拘以图报为念。况老夫非望报之人。”

(选自《镜花缘》)

(四)有的说水远山高,有的说路多虎豹,有的说峻岭陡崖难度,有的说毒魔恶怪难降。(3)箝口不言,曰:“……我弟子曾在化生寺对佛设下洪誓大愿,不由我不尽此心。这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使我们法轮回转,愿圣主皇图永固。”

(选自《西游记》)

(2) 书签背面,任选上述人物中的一个,从人物品质出发,写一句话评价,并结合上述材料或整本书内容陈述评价理由。

示例:

人物:孙悟空——忠诚于人、忠诚于事,是他的人格魅力。

评价理由:当得知师傅有难,被赶走的孙悟空不计前嫌,毅然前去营救,可见他对师傅的忠诚,对取经之事的忠诚。

选择人物: 评价:

评价理由:

名著导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