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自热火锅食用方法:下层底盒中倒入适量冷水,打开加热包塑料膜,将加热包放入凉水中:放上上层食材盒,倒入一定食用冷水,盖上盖子,15分钟后,即可开盖食用。(图乙为自热火锅结构示意图)
②加热包内含有铁粉、铝粉、焦炭粉、生石灰等物质,其中的金属粉末与碳粉在热水中发生化学反应,可短时间放出大量的热,后续缓慢放热。
③自热火锅工作时,下层加热盒中空气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下图丙所示。
为解释自热火锅的工作原理,请结合上述材料,对oa、ab、bc各段的温度变化做出解释:。
绿色植物(以玉米为例)光合作用和使用马延和团队的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合成等量淀粉的对比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对比
玉米淀粉
人工合成淀粉
能量转化效率
生产条件与方式
阳光、灌溉、施肥施药、收割
全天候车间生产
生产周期
个月
天
占地面积
5亩地
反应器
阶段1:x能电能氢能甲醇。
阶段2:以甲醇为原料通过“淀粉”的策略,多种酶催化合成淀粉。
据图分析,在阶段1中,能为能,利用氢能合成甲醇的反应物为;在阶段2中,为甘油酮 , 则的值为(填写数字)。
【查阅资料】①普通蜡烛由石蜡和烛芯制成,蜡烛燃烧时温度约为550℃~600℃。
②“吹不灭的蜡烛”较普通蜡烛的不同之处:烛芯外包裹了一层由铜、铁、镁中的一种金属制成的合金,其着火点为150℃。合金中的其他成分化学性质稳定。
小乐利用打磨后的合金和适量稀盐酸进行实验,通过实验现象确定了合金中的金属成分为镁,请写出小乐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小乐发现“吹不灭的蜡烛”正常燃烧时,烛芯外包裹的合金并不燃烧,吹灭蜡烛后,合金开始燃烧,并重新引燃蜡烛。试解释吹灭蜡烛后,合金开始燃烧的原因。
小乐用棉线(均为12根拧成一股)分别裹上不同质量的金属颗粒或金属粉末,制成直径为0.5cm的蜡烛,分别记录蜡烛复燃所需时间。
组别
第1组(金属颗粒)
第2组(金属粉末)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金属用量/g
0.05
0.10
0.15
复燃所需时间/s
未复燃
5
4
9
4.7
持续燃烧
①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金属颗粒的对复燃时间的影响。
②对比第1组和第2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小科按食用方法进行如下操作:①加热盒中倒入适量冷水,将发热包放入冷水中:②放上食盒,加入食材并倒入适量的饮用水,扣紧盒盖。在等待食物煮熟过程中,小科发现加热盒逐渐变烫、盒内传出“嘶嘶”的声音、盒盖小孔的上方有水汽。请结合火锅“自热”过程解释盒盖上小孔的作用。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对“铁粉和硫反应”所作的改进实验.用烧红的玻璃棒接触后混合物剧烈反应,玻璃棒移开后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底部,由此可知该反应是一个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实验中,该同学分别用磁铁吸引反应前的混合物和反应后的物质,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