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

    鲁云谷传

[明]张岱

会稽宝祐桥南,有小小药肆,则吾友云谷悬壶地也。

云谷深于茶理,相知者日集试茶,纷至沓来,应接不暇。人病其烦,而云谷乐此不为疲也。术擅痈疽,更专痘疹。然皆以聪明用事,医不经师,方不袭古,每以劫剂臆见,起死回生。人终疑其游戏岐黄 , 不尊不信,故凡患痘之家,非极险极逆时,医之所谢绝者,决不顾吾云谷也。云谷也诊视灵敏,可救则救,不可救则望之却走,未尝依回盼睐,受人一钱。

性极好洁,负米颠之癖,恨烟,恨酒,恨人撷花;尤恨人唾洟秽地。故非解人韵士,不得与之久交。

自小多艺,凡羌笛、胡琴、凤笙、斑管,无不精妙。而尤喜以洞箫和人度曲。向与李玉成竹肉相得,后惟王公端与之合调,余皆非其敌手也。

其密友惟陆癯庵、金尔和与余三人,非大风雨,非至不得已事,必日至其家,啜茗焚香,剧谈谑笑,十三年于此。今年三月之晦,二鼓方寝。次日呼之不起,排闼而入,则遗蜕在床矣。余与尔和闻之惊诧,仓皇走视,痴病植立,惝恍久之。谓生死大事,迅速若此,真如梦幻,痛悼不已。归坐山斋,忆其生平,遂为作传。

节选自《中国古典传记》)

(注)①岐黄:指医学。②米颠:指宋代书画家米芾。③竹肉:指伴奏和歌唱。④遗蜕:指死去。

(1) 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将人物卡片填写完整。

姓名

鲁云谷

职业

医生

爱好

性格特点

(2) 下列对文中内容及写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天来看病的人纷至沓来,应接不暇,说明鲁云谷医术高明。 B. 文章将鲁云谷和米芾相比,体现了鲁云谷的艺术修养有米芾的风范。 C. 在音乐伴唱方面只有李玉成能和云谷配合,连王公端都不是他的对手。 D. 鲁云谷的突然去世,让他的密友金尔和和我都悲痛不已。
(3) 同为传记,此文与《陈涉世家》在写作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考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各题。

文段一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取材于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文段二

故彰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 , 悟衷散赏

(取材于吴均《与施从事书》)

文段三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 , 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噫!以兹丘之胜,致之镐地 , 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而我独喜得之,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取材于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注] ①企水:口渴思饮。②春罗被径:春草覆盖着小路。③荡累颐物: 消除疲劳,怡养性情。④悟衷散赏:心有所悟,自由欣赏。⑤鱼梁:拦水的石堰,中留缺口,可供捕鱼。⑥突怒偃蹇(yǎnjiǎn):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的样子。⑦嵚(qīn)然:山石高耸突出的样子。⑧罴(pí):棕熊。⑨镐地:地名。在今西安市西南。⑩所以:用来……的。⑪遭:遇合,运气。

(1) 读懂文言语句,要学会关照语境,善于“邻里相推”。例如,文段二中“孤峰入汉”,“汉”在这里指“天河”,即“银河”,“入汉”就是直达天河的意思。据此,请你说说“绝壁干天”中“干天”的意思。
(2) 阅读文段一,从下列(甲)(乙)两种说法中任选一处 , 先做出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再结合原文语句说明理由。

(甲)作者在文章中描绘了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活动,再现了山川美景,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出蓬勃的生命气息。

判断:

理由:

(乙)作者虽然向往和谢灵运这样的林泉高士结交,但他也无法欣赏景物中的乐趣,因而颇有遗憾之意。

判断:

理由:

(3)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水”在中国文人笔下颇有意蕴。阅读三个文段,我们不难发现,景语多为相似,情语同中有异:三段文字通过描绘山水美景都抒发了之情;而文段二“”两句更礼赞了山水的作用;文段三则以山水自喻,借助描述小丘这被遗弃的美好风景,凸显了他的情趣。
文言文阅读 普通
2. 古诗文阅读。

甲  臣伏见金陵旧都,地称天险,龙盘虎踞,开扃自然,六代皇居,五福斯在,雄图霸迹,隐轸由存,咽喉控带,萦错如绣,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

(节选自《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作者:[唐]李白)

乙  晨起,凄然如暮秋。过龙湾,浪涌如山,望石头山不甚高而峭立江中,缭绕如垣墙。凡舟皆由此下至建康,故江左有变,必先固守石头,真控扼要地也。自新河入龙光门,城上旧有赏心亭、白鹭亭,在门右。近又创二水亭,在门左,诚为壮观。

(节选自《入蜀记》。作者:[宋]陆游)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节选自《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作者:[明]高启)

【注释】①开扃(jiǒng):开合。②隐轸(zhěn):丰富,众多。③萦错:纵横交错。④瘗(yì):埋葬。

(1) 图图朗读完三段诗文,拿不准下列句子的停顿,你指出 (   )不合适。 A. 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 B. 望石头山/不甚高/而峭立江中 C. 自新河/入/龙光门 D.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2) 图图觉得乙文中画线句不大好懂,你为他翻译。

近又创二水亭,在门左,诚为壮观。

(3) “天时不如地利”,南京自古地势险要。图图注意到甲文中的“地称天险”“咽喉控带”证明了这一点,你发现乙文中“①”和丙诗中“②”也能证明。(从乙文、丙诗中各摘一句填空)
(4) 图图发现,三段诗文语言特色不同,给人带来的美感也不一样。你结合诗文中的语句,为图图作了具体解说。
文言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魏文侯轶事

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选自《资治通鉴》)


(1) 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命驾将野          (前往) B. 文侯以讲于己也     (知道, 明白 ) C. 乃往,身自之       ( 罢免 )       D. 文侯怒,任座出     ( 快走 )
(2) 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韩借师魏以伐赵        魏由是始大三晋 B. 克之,以封子击        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文侯应亦然            呼尔而与 , 行道之人弗受 。 D. 使翟璜召任座反之      民殷国富不知存恤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魏文侯是个诚实守信的人,为了不违狩猎之约,弃宴亲自前往。 B. 魏文侯坚持外交原则,曾惹怒了实力不弱的韩、赵两国。 C. 针对魏文侯封地于子的不当做法,任座敢于仗义执言,体现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 D. 魏文侯一会儿“怒”,一会儿“悦”,若非翟璜的巧妙解说,任座定会小命难保。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