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言文阅读

【乙】

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 , 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曰:“蒙君之惠,父丧收藏。永虽小人 , 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必尔者,但令君妇为我织缣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

【注释】①偏孤:年幼时死去了母亲。   ②肆力:尽力,极力。   ③鹿车:古时候一种小车。   ④小人:贫穷无知的人。   ⑤缣(jiān):细绢。   ⑥凌空:升向空中。

(1)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两处)

主 人 知 其 贤 与 钱 一 万 遣 之

(2)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

(3) 因为董永“至孝”,天帝派织女相助。请你概括文中能体现其“至孝”的两件事。
【考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负骨归葬之念。芳容自顾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曰:“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乃焚香告家庙曰:“此去不得父骨,誓不归矣。”

    自出都后,芳容日行风霜雨露中,寒燠(燠:读yù,热)失度,饥饱无时。投止旅店,头晕目眩,遍身焦灼如火。次日,病不能起。主人见芳容病状,惧不敢留,欲徙置邻庙。芳容乃曰:“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且吾有大事未了,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未几里正至,闻言色动,邀医至。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麻鞋短服,日行三四十里。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终至归州,赖老役指迷,获父骸。

    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命于地下。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芳容泣而志之    志:记住 B. 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    或:或者 C. 麻鞋短服,日行三四十里    日:一天 D. 此去不得父骨     去:距离
(2) 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

A. 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 B. 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 C. 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 D. 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
(3)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芳容的孝心体现在历尽千辛万苦实现了祖父的临终遗愿。 B. 周芳容的孝心体现在跋山涉水克服艰险困难背回父亲的遗骨回乡安葬。 C. 周芳容在家族寺庙里发出的誓愿支撑他战胜了病痛得以寻回父亲遗骨。 D. 里正被周芳容的孝心所感动,尽心为周芳容治病。
(4)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

②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文言文阅读 困难
3.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议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朝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 朗读下面的文言句子,语气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C.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D.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2) 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⑵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4) 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喻治国安邦之道,向齐王进谏,终使齐国大治。 B. 齐王下令号召“群臣吏民”都来提意见,可见古代的平民老百姓是可以参与政治的。 C. 齐威王纳谏结果是提高了齐国的威望,赢得了很多诸侯的尊敬。 D. 邹忌在比美中颇有自知之明,他怀疑妻、妾、客同声肯定他比徐公美是一种阿谀,由此悟出治国道理。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