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出卷网首页
1.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莫泊桑,英国作家,与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B.
昆曲、京剧、黄梅戏的代表剧日有《牡丹亭·游园》《贵妃醉酒》《女驸马》。
C.
古代常用“社稷”“垂髫”“桑梓”“丝竹”作为国家、小孩、家乡、音乐的代称,
D.
守岁、竞舟、赏月、登高习俗,对应的传统节日分别是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考点】
戏剧戏曲常识; 称谓; 礼俗; 作家作品;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单选题
普通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换一批
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乡愁》《故乡》《春》《威尼斯商人》四篇课文,从文学体裁上来分类,依次属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B.
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写作的《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C.
我国戏曲剧中人物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行当来充任.我国古代的年龄也有特定的称谓:总角和垂髫代指童年,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D.
吴敬梓笔下的范进、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作为读书人,虽然他们最终的命运不同,但这两个人物形象都能反映出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单选题
容易
2. 下列有关文化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两句成一联,依次称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每首的中间两联的上下句须是对偶句,全诗通押一个韵,除了首句,每句都需押韵。
C.
古代通常男子20岁、女子15岁行成人礼,分别称作冠礼、笄礼,成人礼后的年龄也称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女子十三四岁则称豆蔻年华,缘于杜牧“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诗句。
D.
古代典籍的编撰就是古人智慧的集萃。无论是春秋时期的《诗经》、战国时期的《礼记》,还是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纪传体史书《史记》或者是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清代张潮的《虞初新志》,都给予我们艺术文化的审美启迪。
单选题
容易
3.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史书”是我国历史的重要佐证,其编写体例较多。司马迁的《史记》为编年体,刘向的《战国策》为国别体,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纪传体。
B.
《三顾茅庐》选自《三国演义》,作者是清代小说家罗贯中。
C.
“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D.
“达于汉阴”中的“阴”指水的南岸;“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月亮;“寒舍”“ 足下“是谦辞;“惠顾”“高见”是敬辞。
单选题
容易
1.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课文《登勃朗峰》也是他的作品。
B.
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其中《父亲的病》一文记录了他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及他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
C.
剧本是戏剧演出的文本依据,在读剧本时,可以采用梳理主要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关注舞台说明等策略来帮助领悟剧本精髓。
D.
谦辞和敬辞如今仍在广泛使用,例如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说“拙见”,请教他人时多说“赐教”,询问别人的姓名常用“贵姓”。
单选题
困难
2. 下列各项中表述
不准确
的是( )
A.
《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
C.
在杜甫的《石壕吏》中,“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诗人用只和老翁告别的场景暗示老妇已经被抓走,表达了对饱受战争苦难的百姓的深切同情。
D.
守岁、竞舟、赏月、登高习俗,对应的传统节日分别是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单选题
普通
3.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除夕之夜,按习俗应全家团聚吃汤圆、观花灯,寓意着“圆满”,也寓意着“团聚”。
B.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桑梓”“桃李”“婵娟”“丝竹”来分别指代家乡、学生、月亮和音乐。
D.
“冠”是古代贵族所戴帽子的总称。古时男子十八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
单选题
普通
1. 依据所给信息填空。
他从眉山走向中原,是北宋时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豪放一派。一生“历经八州”,在被贬黄州时,自称“闲人”。“他”是
,“其词”特点是
。
填空题
普通
2. 请根据你对下列成语的理解,将“斤、两、铢、钧”四个古代量单位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列。
半斤八两 铢两悉称 雷霆万钧 锱铢必较
语言表达
普通
3. 请将下列古人代指年龄的词语,按由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
。
A.垂髻
B.弱冠
C.襁褓
D.束发
填空题
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