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完成下面的活动。
(1) 活动一:摘录批注,发现事实

请将批注内容补充完整。

摘录内容

批注

①我们走过山上的一丛野杏树时,他们忽然四数散开来去摘野杏,个个装满了口袋,总是有人给我带回来一把,临走时他们好像一阵大风卷过一般又排列成行,赶紧上路,把耽误了的时间补回来,但是在我们走过私人果园时,却没有人去碰一碰里面的果子,我们在村子里吃的粮食和蔬菜也是照价付钱的。

①到红色首都去的路上红军战士一开始就给斯诺留下了的印象。(经过实地考察,有自己的印象和感受)

②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这帮助他们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了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

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总有一天有人会把这部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全部写下来。

②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指的是。(记录事实的同时,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2) 活动二:思考探究,感受力量

四个月的旅行,使斯诺对中国共产党及红军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请结合上述摘录、批注及整本书内容,简要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考点】
《红星照耀中国》;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名著导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阅读下面《红星照耀中国》的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片段一】

从最高级指挥员到普通士兵,吃的穿的都一样。但是,营长以上可以骑马或骡子。我注意到,他们弄到美味食物甚至大家平分——在我和军队在一起时,这主要表现在西瓜和李子上。

【片段二】

红军声称他们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枪械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弹药是从敌军那里夺来的。如果说这是难以相信的话,我可以作证,我所看到的正规军基本上是用英国、捷克斯洛伐克、德国和美国机关枪、步枪、自动步枪、毛瑟枪和山炮装备起来的,这些武器都是那些国家大量地卖给南京政府的。

【片段三】

我在宁夏和甘肃所看到的红军部队,住在窑洞里,富有地主原来的马厩里,用泥土和木料草率建成的营房里,以前的官吏或驻军丢弃的场地和房子里。他们睡在硬炕上,甚至没有草垫,每人只有一条棉毯——然而这些房间却相当清洁整齐,虽则地板、墙壁和天花板都是刷了白粉的泥土。他们难得有桌子或书桌。把砖头或石头堆起来就当椅子用,因为大部分家具在敌人撤退以前就给毁坏或运走了。

(1) 下面是对以上内容所做的批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片段一写“从最高级指挥员到普通士兵,吃的穿的都一样”,体现了红军将领与战士之间平等的关系。 B. 片段二叙写了红军武器装备的情况,写出了当时红军的大部分武器弹药是从敌军那里夺来的这一事实。 C. 片段三是对红军生活条件的细致描述,可看出红军部队生活条件简陋但房间清洁整齐。 D. 以上三个片段都是作者通过实地考察后叙写的,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当时中国革命发展的许多观点,体现了纪实作品的特点。
(2) 请结合整本书及链接材料,说说这本书出版之后得到世界各地关注的原因。

【链接材料】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带着当时他无法理解的诸多关于中国红色政权、革命与战争的问题,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采访。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记者。

名著导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