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说不尽的水之一

——水的用处知多少

陈仁政

水是水生动物的“寒冬救星”

南北两极四季严寒,中高纬度地区的冬季严寒,那么气温0℃以下时,水生动物为何没被冻死呢?答案不复杂:冰为它们盖上了一层“温暖的棉被”。“棉被”的奥秘,就在“4℃的水密度最大”和“冰的密度比水小”之中。

原来,每当气温降到0℃以下时,淡水表面就会结成0℃的冰。海水的平均结冰温度大约是一2℃。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海水如何咸、苦、涩,一旦结成冰,就成为(固态的)淡水了。正因为如此,北极圈内的居民都把就地取材的冰融化之后的淡水作为饮用水的主要来源。密度比水小的冰浮在水面而不会沉入水底。冰浮在水面的作用,就是充当水生生物的“棉被”——冰和水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冰的存在减缓了下层水变冷的速度。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4℃的水不是密度最大”和“冰的密度比水大”,当气温降到0℃以下并持续很长时间,那么水表面结的冰就会下沉到底,最下层的水就上浮,如此循环,全部的水也就依次结冰,水生动物将和寒冷的冰冻在一起!

事实上,虽然南北两极的严寒让海水结上了一层厚冰,看上去“千里冰封”,但是厚冰之下依然是不会结冰的海水,各种水生生物在海水中“万类‘寒’天竞自由”!冬天冰封江河湖海的时候,水生动物依然“鱼翔浅底”——那里有4℃或者比4℃更高的水,照旧“春意盎然”!

水是廉价的“药”

从捷克“水专家”文森特·普雷斯尼茨创始的、20世纪70年代盛行于日本但有争议的饮水疗法,到迄今依然风行的“早上多喝水,一天都清爽”的习惯,人们都把水看成“万能药”。

当然,水并非“万能药”。但是,水的确有某些类似药物的疗效。例如,喝淡盐水散热,防治中暑。又如,             。更值得一提的是,水可以治疗普通感冒。对于体温不超过38.5℃,仅有轻微症状的普通感冒,无需药物治疗,只需大量喝温白开水。当然,要不断监测体温变化,如果大多数时间低于38.5℃,就继续大量喝,仅需一周就会康复;如果大多数时间高于38.5℃,就必须去医院

(选自2021年2月02B《百科知识》。有删减)

(1) 简要概括:在四季严寒的南北两极,水生动物“温暖的棉被”形成的原因、过程。
(2) “千里冰封”出自毛泽东《》一词,请你分析其在句中的作用。
(3) 请你选择其中一题作答。

①调动相关生活体验,在“又如”后面,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水的确有某些类似药物

的疗效”。

②简答末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不能去掉的原因。

【考点】
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非遗蜀绣

①2023年7月28日20时,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灯光缓缓亮起,光影变幻中,运动员沿着七彩丝线流淌的“锦绣之路”依次入场。身着宋代“灯笼锦”纹样服装的引导员“小辣椒”高举引导牌走在队伍最前面,引导牌上的回形纹、如意纹都是蜀绣的传统工艺纹样,寓意吉祥如意、福寿绵延。素有“巴蜀瑰宝”之称的蜀绣,作为巴蜀地区非物质文化的代表,成为本次开幕式的一大亮点。

②蜀绣又名“川绣”,盛行于四川成都一带,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3000年前的古蜀时期。古蜀国的“蜀”字就与蚕桑有很大关系,清代汉学家段玉裁所著《荣县志》记载:“蚕以蜀为盛,故蜀曰蚕丝,蜀亦蚕也。”由此可见,“蜀”便是“蚕”。西汉文学家扬雄《蜀都赋》中的“锦布绣望,芒芒兮无幅”描述的就是当时蜀地纺织、刺绣的繁盛景象。到了宋代,蜀绣美名更是扬遍神州,当时的文献称蜀绣技法“穷工极巧,冠于天下”。

③蜀绣传统的题材以芙蓉锦鲤和鸳鸯为代表,把绣上鸳鸯的荷包送给另一半是一种婚恋习俗,荷包上绣的鸳鸯尽显闺阁女儿心思。巴蜀地区独有的珍稀动物,如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敏捷灵动的金丝猴,在蜀绣作品中也频频“露脸”。不仅如此,通过一帧帧蜀绣,人们还能领略巴山蜀水的自然风光,读到关于巴蜀民俗文化的故事。

④用于欣赏的蜀绣多为条屏和座屏,所绣的花草鱼鸟,极富诗情画意。人民大会堂四川厅里悬挂的巨幅“芙蓉鲤鱼”座屏和蜀绣名品“蜀宫乐女演乐图”挂屏、双面异色的“水草鲤鱼”座屏,就是蜀绣中欣赏性绣品的代表作。此外,蜀绣还广泛用于四川人的日常生活,四川人家中的被面、枕帐帘,身上的衣服、鞋帽,不少都有蜀绣的装饰图案。

⑤蜀绣与苏绣、湘绣、粤绣并称四大名绣。如果说苏绣精细素雅,湘绣艳丽鲜明,粤绣雍容华那么蜀绣则劲气生动。严谨的针法、平齐的针脚、鲜活的形象、精巧繁复的染色、富有立体感的面,使之被誉为工艺美术领域的一朵奇葩。古往今来,无数巧夺天工的蜀绣作品化丹青浓彩于谓之上,如精妙绝伦的画卷,又如引人入胜的乐曲,一针一线都在讲述着不朽传奇。

(1) 文章介绍了蜀绣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2) 文章第①段介绍成都大运会开幕式场景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 下面这段歌词放在文章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

山光水色染图案,岷山的雪白九寨的蓝。峨眉日出走一线红,竹海飞一针绿浪翻。绣一个太神鸟飞高远,一轮明月照雄关。

现代文阅读 困难
2.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槐桷 , 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

(二)

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三)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斎臼”八字。魏武谓修曰:“卿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斎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选自《世说新语·捷悟第十一》)

【注释】①杨德祖:即杨修,字德祖,弘农华阴人。②魏武:曹操。③槐桷:椽子,屋椽。④饷:赠送。⑤啖:吃。⑥齑臼:捣粉末的器具。⑦同“较”,相差之意。

(1)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人 饷 魏 武 一 杯 酪 魏 武 啖 少 许 盖 头 上 题“合”字 以 示 众 众 莫 能 解。

(2) 请翻译下面的句子。

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3) 文中的杨修和魏武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 普通
3. 材料一   

主持人:这十几年来您一直不断地付出,甚至为了救援事业倾尽所有,能否分享一些您与救援事业结缘过程呢?

陈素珍:“不求、无畏、付出、包容、谦卑、和谐”,这12个字是我们福建省蓝天救援队的公益理念。之所以坚持,一是信仰,二是信念。信仰,源于对生命的敬畏。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是我人生当中亲历的第一个大灾难,那么多的生命在我面前消失,那种震撼是我一辈子无法忘记的记忆。自此之后,我对生命的敬畏心更加坚定,也是在这个过程中萌生了要在类似的灾难发生的时候,能有更大的能力去救助更多的生命的想法。14年当中,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灾难救援中,我已经将生命救助作为人生使命融入了我的血液,对于救助生命的坚持已经是一份坚定不移的信念。当我每次从灾难现场救助出鲜活生命的那一刻,内心是充实而且快乐的。

(摘编自2022年7月19日“人民网”)

材料二   

一支救援队伍能够迅速展开防灾减灾救灾救援工作,离不开有序的组织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协同才能形成强大合力,才能以最快速度挽救生命。比如在土耳其地震灾区,每一次挖掘施救作业,蓝天救援队和当地救援力量都协同作战,有序参与。蓝天救援队到达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灾区后,会根据联合国相关组织的分配前往具体的救援点,到达灾区后,救援队员服从蓝天救援队的分工和指挥,分工作业。

应急救援队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组织,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性和出色的协调能力。

一般来讲,救援队每周都会独立组织相关培训活动,类似于地震救援、水域救援、现场指挥等,通过训练,培养队员们的协调和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发挥队员们的专长,比如有的队员潜水能力强,那就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训练并鼓励其考取潜水证。

(摘编自2023年2月23日《扬州晚报》)

材料三   

从法律层面明确民间公益救援组织的定义以及成立、管理、解散全流程,明确应急救援、监督、奖惩等各环节的权、责、利,确保公益救援组织中没有滥竽充数的现象,坚决杜绝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研究制定民间公益救援组织因公益救援受伤、致残或死亡的保险补偿相关法律,对符合申报烈士标准的,应比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参与救助工作成绩显著的救援组织和个人进行评选、表彰、奖励,扩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激励作用。

采取多种方式予以适当的补助,落实资金保障。比如,成立专项基金形式的专库管理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由政府购置救灾装备并向此类组织提供,用于日常训练、紧急救援等方面;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补贴救援队伍参与任务过程中的资金缺口,提高队伍专业水平与服务能力。在保险购买方面提供资金支持,为参与救援实战的民间救援组织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摘编自2023年3月1日《光明日报》)

材料四

(1) 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让陈素珍对生命的敬畏心更加坚定,萌生了要救助更多生命的想法。 B. 蓝天救援队在到达土耳其地震灾区后,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救援地点,分配救援任务。 C. 救援队伍中如果有队员潜水能力强,就会对他们开展专业训练,并鼓励他们考取潜水证。 D. 表彰、奖励、宣传参与救助工作成绩显著的救援组织和个人,能在全社会形成激励作用。
(2) 王明想借用诗句表达对陈素珍的敬意。下面诗句哪一个更合适?请结合材料一说明理由。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 今年是汶川大地震15周年,班级开展“防震救灾”的主题班会。同学们就搜集到的两个救援队的图标(见材料四)展开了寓意解读。请你仿照所给示例,解读厦门市北极星救援队的图标内涵。

【示例】“蓝天救援队”标志中外圈的橄榄枝象征着和平、友谊,代表着重生、高贵。内圈的BSR三个大写字母取自蓝天救援的英文Blue Sky Rescue。中间的经纬线代表着拯救生命技能与蓝天救援的志愿者,这两者织成网状,撑起了代表生命和希望的BSR。

(4) 怎样才能让民间公益救援服务尽可能地释放更大的能量?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