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子湖畔云居山上,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悄然矗立。走进纪念馆,“浩然正气垂青史”几个大字就映入我们眼帘。参观之前,让我们回顾《红星照耀中国》,走近红色人物,传承革命精神,请完成各题。
(1) 以下材料分别写了《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四个人物,请选择各语段描述的人物。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他是个愉快爱笑的人,身体极为健康,只是肚子不好,这是在长征途上有一个星期硬着头皮吃没有煮过的麦粒和野草,又吃带有毒性的食物和几天颗粒未进的结果。他身经百战,只受过一次伤,而且只是表面的。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戴军衔领章。

)他打仗十年,负伤八次,因此行动稍有不便,使他感到很遗憾。他烟酒不沾,身体仍很修长,四肢灵活,全身肌肉发达。他的每条腿、每条胳膊,他的胸口、肩膀、屁股都受过伤。

)从领导一方面军突围转移,到一、四方面军懋功会师,再到二、四方面军甘孜会师,最后在西北实现三大主力的会合,他始终指挥并鼓舞着全军将士奋勇向前,对于长征的胜利做出了不凡贡献。

A.毛泽东            B.朱德             C.徐海东           D.彭德怀

(2) 《红星照耀中国》中展现的“浩然正气”不仅名垂青史,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那你会采用怎样的阅读方法来感悟其中精神的呢?请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具体阐述。
【考点】
作品的人物形象; 作品的基本内容; 对作品的体验感受; 《红星照耀中国》;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名著导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名著导读
(1) 任务一:以下是斯诺对哪一事件的评价?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男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袭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而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A. 五四运动 B. 红军长征 C. 北伐战争 D. 抗日战争
(2) 任务二:根据下面两段人物描写,写出作品中对应的人物姓名。

    ①他面容瘦削,个于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额骨凸出。我在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②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义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平是差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

①“红星”一: ②“红星”二:

(3) 任务三: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有同学发现,在书中“红”无处不在,“红星”“红小鬼”“红色伴侣”“红军剧社等。“红”是属于红军战士的奋斗色彩,请你结合作品,根据自己对《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体验,说说你对“红”的理解。
名著导读 普通
2. 名著阅读
(1) 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也是一部写作精良的报告文学。 B. 1936年6月至10月,英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对中国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考察,创作了这部作品。 C. 阅读这部作品可以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 D. 书名“红星照耀中国”,即共产主义之光照耀中国,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给中国带来了光明。
(2)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终于有一个红军战士爬上了桥板,拉开一个手榴弹,向敌人碉堡投去,一掷中的。军官这时急忙下令拆毁剩下的桥板,但是已经迟了。又有几个红军爬了过来。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开始烧了起来。但是这时已有二十个左右红军匍匐向前爬了过来,把手榴弹一个接着一个投到了敌军机枪阵地。突然,他们在南岸的同志们开始兴高采烈地高呼:“红军万岁!革命万岁!大渡河三十英雄万岁!”原来白军已经仓皇后撤!进攻的红军全速前进,冒着敌人的火焰冲过了余下的桥板,纵身跳进敌人碉堡,把敌人丢弃的机枪掉过头来对准岸上。

①概括长征中的这次战役名称,并分析在这场战役中表现出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

②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写了什么?写他们有什么作用?

名著导读 普通
3. 名著阅读;
(1) 请根据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完成下列问题。

《红星照耀中国》中,“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中的“他”是①;“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性格很急躁,但是他很谦虚”“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其中的“他”是②;“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中的“他”是③

(2) 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埃德加·斯诺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 B.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后,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C. 《红星照耀中国》中,埃德加·斯诺采访的许多红军将领都出生富贵,但甘愿为穷苦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如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 D. 《红星照耀中国》中,埃德加·斯诺将“红军长征”称誉为“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
(3)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哪个人或哪件事令你印象深刻?请结合内容谈谈对你的启示或影响。
名著导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