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完了。

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一是梅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丈夫的;现在神座上确塑着一对少年男女,眉开眼笑,殊与“礼教”有妨。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并无确据。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后面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谨严。其实呢,这也是殊与“礼教”有妨的,——但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

——而且要背出来。

……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节选自《五猖会》 选段)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会(chāng)    娇媚      子(jǐng)    临(lì) B. (pō)            决别      偏僻           铁钳 C. 憔悴               河(bù)谨严           异(chà) D. (jué )          忐忑      酝酿           祷告
(2)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形

容数量稀少)。

B. 据有考据(考察)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 C.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 指儿童入书塾接受启蒙教育。 D. 《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夺取)别人的丈夫的。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脸谱”是指中国传统戏剧里的彩色化妆。金色脸象征威武庄严,表现神仙一类角色。 B. 迎神赛会,旧俗把神像抬出庙来游行,并举行祭会,以求消灾赐福。这里指五通神。 C. “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如孔子、老子、庄子等都是对古代先哲的尊称。 D.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敬称的区别。比如“见教”属于敬辞,“劳驾”属于谦辞。
(4) 下列对选项《朝花夕拾》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心情,以及被父亲强背诵《鉴略》

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B. 《朝花夕拾》共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我们可据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C. 《二十四孝图》中,作者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而“哭竹生笋”和“陆绩怀橘”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 D. 《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

【考点】
常用易错字字音; 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其他常识; 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 称谓; 礼俗; 作品的基本内容;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名著导读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2. 完成下列小题。
(1) 读名著,制书签。书签正面,人物肖像。分别结合相应的文字写出人物姓名。

孙悟空             ⑴        ⑵       ⑶

(一)悟空道:“我保唐僧的这桩事,天上地下都晓得。他倒不是赶我回来,倒是教我来家看看,送我来家自在耍子。……待我还去保唐僧,取经回东土。功成之后,仍回来与你们共乐天真。”

(选自《西游记》)

(二)(1)懂得实际生活,所以他要修建房屋,积蓄财产,跟主人和其他有权有势的人融洽相处;养育了一群孩子,有一个对他服服帖帖、团结一心的家庭;对波卢特金先生其人看得一清二楚;话语不多,笑颜常开,而心里颇有主意……

(选自《猎人笔记》))

(三)(2)进舱,即取一百银子,付给渔翁。……(2)还礼道:“小姐得此至宝,何不敬献国主?或可沾沐殊恩稍助母亲。何必拘拘以图报为念。况老夫非望报之人。”

(选自《镜花缘》)

(四)有的说水远山高,有的说路多虎豹,有的说峻岭陡崖难度,有的说毒魔恶怪难降。(3)箝口不言,曰:“……我弟子曾在化生寺对佛设下洪誓大愿,不由我不尽此心。这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使我们法轮回转,愿圣主皇图永固。”

(选自《西游记》)

(2) 书签背面,任选上述人物中的一个,从人物品质出发,写一句话评价,并结合上述材料或整本书内容陈述评价理由。

示例:

人物:孙悟空——忠诚于人、忠诚于事,是他的人格魅力。

评价理由:当得知师傅有难,被赶走的孙悟空不计前嫌,毅然前去营救,可见他对师傅的忠诚,对取经之事的忠诚。

选择人物: 评价:

评价理由:

名著导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