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出卷网首页
1. 下列实验能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分的是( )
A.
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可得到硝酸钾晶体
B.
碘的升华
C.
水通直流电得到氢气和氧气
D.
水蒸气液化成液态水
【考点】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单选题
普通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下列方法均可以制取氧气,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加热高锰酸钾
B.
分离液态空气
C.
电解水
D.
分解过氧化氢
单选题
容易
2. “三效催化转换器”能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为无毒气体。下图为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原子发生重新组合
B.
该反应中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C.
该反应中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
D.
该反应能将引起雾霾的NO
2
和CO
2
气体转化为N
2
和CO
单选题
容易
3.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石蜡熔化
B.
衣服晾干
C.
酒精挥发
D.
食物腐败
单选题
容易
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在于变化过程中有无新的物质生成。下列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B.
水的电解
C.
过滤泥浆水
D.
食物霉变
单选题
普通
2. 变压吸附法的原理是利用分子筛吸附氮气和氧气能力的差异将二者进行分离。在吸附塔中,通过加压与减压的交替循环,可以使分子筛重复使用。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变压吸法制取的氧气中含有稀有气体
B.
变压吸附法制取的氧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C.
分子筛对氮气的吸附能力与吸附塔内气体压强有关
D.
分子筛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单选题
普通
3. 下列实验能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分的是( )
A.
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得到硝酸钾晶体
B.
碘的升华
C.
水通直流电得到氢气和氧气
D.
水蒸气液化成液态水
单选题
普通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化学变化中物质的分子
(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而物理变化中物质的分子
(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填空题
普通
2. 以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示意图为例,分析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从微观角度来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
,
重新组合成
的过程。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
和
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填空题
普通
1. “铁水打花”又叫打铁花,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演者先用坩泥勺舀出铁水(铁水温度高达 1600℃~1700℃),再将铁水向空中抛起,在铁水还未落地前用木板对准铁水猛击,铁水像金蛇飞舞,如花一般绽放。
(1)
铁加热成铁水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2)
液态单质铁的化合价为
价。
(3)
我们知道铁在纯净的氧气中可以燃烧,但“飞舞的铁花”并没有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两者主要区别是
。 (已知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铁的着火点为727℃。)
填空题
普通
2. 根据以下微粒模型回答问题:
(1)
C的化学符号为
。
(2)
图1中与A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
(填序号)。
(3)
图2的反应属于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氯化氢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填空题
普通
3. 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或复杂的事物,请完成1-2题。
(1)
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其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 )
A.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
B.
足球烯分子结构
C.
欧姆定律
D.
节水标志
(2)
利用微观模型更易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如图是水电解反应原理的微观模型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水电解属于物理变化
B.
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
水是由水原子构成的
D.
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单选题
普通
1.
下列过程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酿造米酒
B.
现榨果汁
C.
碾磨米粉
D.
溶解蔗糖
单选题
容易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铁丝弯折
B.
钢铁熔化
C.
钢铁生锈
D.
铁球下落
单选题
普通
3. 金华酒传统酿造技艺、浦江剪纸、永康锡雕、东阳竹编等,是金华拥有的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下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过程,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
A.
酿酒
B.
剪纸
C.
锡雕
D.
竹编
单选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