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和深沉的思考,能带领我们认识形形色色的人物,体验丰富多彩的人生。阅读傅雷先生的《傅雷家书》,我们能感受到他对远在国外学习音乐的儿子①的深沉的挚爱和期望;阅读法国作家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我们仿佛乘上了他笔下的②潜艇周游海底世界;阅读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的③,我们知道了中国共产党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也必将照耀全中国;阅读《艾青诗选》,我们感受到诗人艾青在抗战期间,以④和“太阳”为诗歌创作的主要意象,表达对光明和胜利的美好愿望。
① ② ③ ④
材料一 那罗刹女与行者相持到晚,见行者棒重,却又解数周密,料斗他不过,即便取出芭蕉扇,幌一幌,一扇阴风,把行者扇得无影无形,莫想收留得住。这罗刹得胜回归。
——《西游记》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____。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下列对名著《朝花夕拾》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虽枯燥但不乏味的读书生活。
C《<二十四孝图>》中作者批判了封建社会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
D鲁迅在学堂里接触了“物竞天择”等思想,这段经历在《父亲的病》中有所提及。
鲁迅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追忆了不少人,有的可能被他加入了“朋友圈”,也有的被他拉入了“黑名单”。请选择鲁迅的“朋友圈”或“黑名单”,写出对应的人名,并结合具体情节陈述理由。
我选择 “ ”——人名:,理由:
为了解鲁迅生平经历,你与同学约好星期六上午9点一起观看纪录片《先生鲁迅》。当你兴致勃勃地正要出门时,父亲指着一套试卷对你说:“给我把这套题写完。写不完,就不准去。”这使你联想到鲁迅在①(篇目名)中也描写过类似的情节。于是,联系这篇文章的内容(或主题),你会这样劝说父亲:“②”(100字左右)
阅读经典可以丰富阅历,涵养性情。让我们一起阅读散文集《》,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在科普巨著《昆虫记》中遨游,去感受“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赞美;阅读老舍的作品,了解他笔下的车夫(人名)“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感受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