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自昔词人琢磨之苦,至有一字穷岁月,十年成一赋者。白乐天诗词,疑皆冲口而成,及见今人所藏遗稿涂窜甚多。欧阳文忠公作文既毕,贴之墙壁,坐卧观之,改正尽善,方出以示人。

    蘧尝于文忠公诸孙望之处,得东坡先生数诗稿,其《和欧叔弼》诗云:“渊明为小邑。”继圈去“为”字,改作“求”字,又连涂“小邑”二字,作“县令”字,凡三改乃成今句。知虽大手笔,不以一时笔快为定,而惮于屡改也。

(节选自《春渚纪闻》)

【注释】①涂窜:涂改。②欧阳文忠公:指欧阳修。③蘧:作者何蘧(yuǎn,又读wěi)自称。

(1) 用“/”为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及见今人所藏遗稿涂窜甚多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坐卧观之,改正尽善,方出以示人。

(3) 结合选文内容 , 谈谈你从文章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考点】
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

    陶渊明高简闲靖,为晋、宋第一辈人。语其饥则箪瓢屡空,缾无储粟;其寒则裋褐穿结絺绤冬陈其居则环堵萧然风日不蔽。读其《与子俨等疏》云:“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管仲、鲍叔,分财无猜,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渊明在彭泽,悉令公田种秫 , 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 , 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其自叙亦云:“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犹望一稔而逝,然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即自免去职。所谓秫粳,盖未尝得颗粒到口也,悲夫!

(二)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注释】①秫:高粱。②粳:水稻。

(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陶渊明简闲靖(高超) B. 环堵萧然风不蔽(太阳) C. 妻子请种粳(坚固) D. 愿以境内矣(使……劳累)
(2) 对文中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寒则裋褐穿结/絺绤冬陈/其居则环堵萧然/风日不蔽 B. 其寒则裋褐/穿结絺绤冬陈/其居则环堵萧然/风日不蔽 C. 其寒则裋褐穿结/絺绤冬陈其居/则环堵萧然/风日不蔽 D. 其寒则裋褐/穿结絺绤冬陈/其居则环堵/萧然风日不蔽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语其饥则箪瓢屡空,缾无储粟。

②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4) 请分别概括陶渊明和庄子的为人情操,请你结合材料谈谈获得的启示?

文言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闽主曦嫁其女,取班簿阅视之;朝士有不贺者十二人,皆杖之于朝堂。以御史中丞刘赞不举劾①,亦将杖之,赞义不受辱,欲自杀。谏议大夫郑元弼谏曰:“古者刑不上大夫,中丞仪刑百僚,岂宜加之棰楚!”曦正色曰:“卿欲效魏征邪?”元弼曰:“臣以陛下为唐太宗,故敢效魏征。”曦怒稍解,乃释赞,赞竟以忧卒。

【乙】

    乐工罗程,善琵琶,自武宗朝已得幸;宣宗素晓音律,初亦召供奉,尤有宠。程恃恩暴横,以眦睚②杀人,系京兆狱。诸乐工为之请。会上幸后苑奏乐,乃设虚坐,置琵琶,而罗拜于庭,且泣。上问其故。对曰:“罗程负陛下万死然臣辈惜其天下绝艺不复得奉宴游矣!”上曰:“汝辈所惜罗程艺,朕所惜者高祖、太宗法也。”卒不赦程。

【注】①举劾:检举揭发罪状。②眦睚(zìyá):发怒时瞪眼睛,这里借指极小的仇恨。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之于朝堂(棍棒) B. 以忧卒(最终) C. 宣宗晓音律(向来) D. 上幸苑奏乐(恰逢)
(2) 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罗程负陛下/万死/然臣辈惜其天下/绝艺不复得奉/宴游矣 B. 罗程负陛下万死然/臣辈惜其天下绝艺/不复得奉宴游矣 C. 罗程负陛下万死然/臣辈惜其天下/绝艺不复得奉/宴游矣 D. 罗程负陛下/万死/然臣辈惜其天下绝艺/不复得奉宴游矣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臣以陛下为唐太宗,故敢效魏征。

②会上幸后苑奏乐,乃设虚坐,置琵琶,而罗拜于庭,且泣。

(4) 同样是劝谏,【甲】文闽主取消杖罚之念,【乙】文唐宣宗却仍不赦罗程,为什么?请联系具体内容加以说明。从中,你又发现了什么道理?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