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唐雪健

①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大千世界五光十色,面对诱惑,有时舍得放弃,也不失为一种智慧。

②该放弃的时候放弃,是一个人精神内涵的自然流露,也是一种人生智慧,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应做到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而弃之。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伟大事业之中去,让生命焕发多姿多彩的绚丽。

③舍得放弃是一种境界。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就容易浑浑噩噩,目光短浅,容易把自己局限在狭小的范围之中,看不到远处的风景。居里夫人的会客厅里,只有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旧椅子。她说:“我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生活。”为了搞好科学研究,她放弃了许多交往,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她为之毕生奋斗的事业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不图享受,不追求生活的安逸,这种放弃为人生做了精彩的诠释。

④1955年,许光达在得知自己将被授予大将军阶衔的消息时,感到十分不安。他给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写了一封《降衔申请》,说:“高兴之余,惶惶难安。我扪心自问,论德、才、资、功,我佩带四星,心安神静吗?此次,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功绩授勋。回顾自身历史,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实事求是地说,是微不足道的。不要说同大将们相比,就是与一些资深的上将比,也自愧不如。为了心安,为了公正,我曾向贺副主席申请:授予我上将军衔,另授功勋卓著者以大将。”作为平凡的人,我们敬仰这种大舍得、大境界的人。

⑤能放弃的时候舍得放弃,实在是一种人生智慧。把身外之物看得淡一些,顺其自然,就不会将有限的生命搅到无限的名利场中,就会表现出宽阔的胸怀和高尚的风格,自觉用有限的生涯追求无涯的知识,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社会创造财富。做到在人生追求上,有正确的信念;在神圣的职责面前,有无私的忠诚;在人民群众的疾苦面前,有博大的爱心。

⑥舍得放弃还是一种自守。在纷纷扰扰的世界里,倘若让自己跟着诱惑走,被身外之物所束缚,就很少能感受到生活的绚丽和多彩。放弃不是不讲物质利益,而是保持淡泊、旷达的心境,把名利看淡一些,用更多的时间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专注于我们的精神生活。这种豁达的放弃,就是一种人生的自守。

⑦《易经》中有一句话说得好:“安其心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宇宙之大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相同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以宇宙为空间,在自己的支点上站得住。放弃是一种自守,就要以宁静的心态面对纷呈的生活,以平常的心态对待不平常的事情,以安静的心态对待嘈杂的外界。

⑧错过了花,你将收获果实;错过了太阳,你会看到璀璨的星光。追求与放弃都是正常的生活态度,有所追求就应有所放弃。有价值的人生,需要开拓进取、成就事业,但更要懂得正确和必要的放弃——这不是无奈,而是一种智慧。

(有删改)

(1)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舍得放弃是一种境界。 B. 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能做到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而弃之,是一种人生智慧。 C. 放弃就是完全不讲物质利益,保持淡泊、达的心境,专注于精神生活。 D. 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观点。
(2) 下列不适合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 A. 甘祖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7年8月,他主动辞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职务,带领全家回家乡江西省莲花县沿背村务农。此后,甘将军带领乡亲们修建了3座水库,25公里长的水渠,4座水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 B. 近年来,一些网络低俗用语蔓延到学生的日常交流用语甚至写作中,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性。某同学为了守护汉语的纯洁,在日常交往和写作中有意识地放弃低俗网络用语,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得到了许多同学的认同。 C. 钱学森中学毕业考入交通大学,学铁道机械工程专业。1932年1月28日,日军突袭上海,动用空军狂轰滥炸,中国守军遭受巨大伤亡。钱学森认为现在学铁道机械工程对国家用处不大,铁路刚刚修好,日本飞机一炸就不能用了。为此,钱学森改学航空工程。 D. 某校为落实“双减”政策,在课后服务时段,开设了文学社、美术社、器乐社等社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某同学放弃参加社团活动的机会,把时间都用于考试科目的学习。
【考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中心论点; 论据;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外卖小哥”也有诗意天空

    2018年4月4日,央视播出《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37岁的“外卖小哥”雷海为获得总冠军。

    雷海为1981年出生在湖南省洞口县岩山镇菱角村。从小学、初中甚至高一时,他的成绩都名列班级前茅,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但由于几次转学导致雷海为户口和学籍管理的转接都出现问题,无法参加高考,只得去读职业中专。毕业后在老家找工作四处碰壁,只好外出打工。2015年,我国外卖行业兴起,雷海为见干外卖收入高,就跳槽改送外卖,成了人们眼中的“外卖小哥”。

    雷海为最忙时一天要送50多单外卖。风里来雨里去,黝黑外表下的他却有着对高雅精神生活的追求。外出时,雷海为的口袋里经常揣着一本微型《唐诗三百首》。他每天早上8点起床,烧好早饭中饭,10点半到下午两点半在外面奔波接单送外卖,3点回来吃中饭,午休一个小时也要背诗词。下午4点再外出送外卖,8点多回家吃晚饭,饭后接着背诵古诗词。背诵的同时,他也学着即兴写一些格律诗词。“一个送外卖的,业余时间研读古诗词,能当饭吃还是能换来钞票?”面对别人的质疑,雷海为并不在乎,利用业余时间背诗写诗,不是故作清高,而是让自己工作不至于那么无聊和枯燥,有点诗意。在送外卖的空闲时间,雷海为坚守自己的爱好,除了背诵和练习写诗词,还经常参加一些与诗歌有关的活动。

    2017年9月,凭着扎实的诗词功底,雷海为顺利通过了诗词大会的初试和复试,进入前100名决赛名单。

    到北京参加《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录制的时间之外,雷海为依然在杭州送外卖。在送外卖等餐的空隙,别人拿出手机玩游戏、看直播,他则掏出随身携带的古诗词读一读、记一记。为了不影响工作,雷海为发明了“重复记忆法”——每背过一首诗,他都会把题目写在纸上,然后拍照,保存在手机里,这样可以反复拿出来背。

    决赛现场,之前被看好的几位种子选手纷纷黯然出局,雷海为却凭着稳定的发挥,闯进最后决赛。对手是《诗刊》编辑、北大中文系硕士彭敏。

    根据比赛规则,谁率先拿到五分就是冠军。两人对战的前三题是看图说诗,心急的彭敏连连答错,白白送给雷海为两分。到第三题,雷海为开始抢答了。评委刚画了一个屋檐画了一个窗户,雷海为便说出了这是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两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评委问他怎么知道是这首诗?雷海为回答:“因为你窗户画在了西边……”评委惊叹:“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原来是这个细节。”

    最终,经过90分钟激烈角逐,主持人董卿伸出左手指向雷海为:“我很高兴地宣布一个激动人心的结果,《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总冠军已经产生了,他就是雷海为!”此刻,比赛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发出一声惊叹,接着是雷鸣般的掌声,大家不仅佩服他在诗词领域的博学,更欣赏他在赛场上的沉着冷静。

    2018年7月,经过深思熟虑,雷海为选择到四川省成都市一家教育培训机构,成为一名诗词教材研发老师。

    (选自“民主与法制网”,有删改)

    材料一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第三季聚焦“人生自有诗意”的主题,进行多方面探索创新。一是拓展题库;二是升级赛制;三是创新比拼环节;四是强化互动;五是丰富视觉呈现。

    (选自“百度百科”,有删减)

    材料二

    吾年十三四时,侍先少傅居城南小隐。偶见藤床上有渊明诗,因取读之,欣然会心。日且暮,家人呼食。读诗方乐,至夜,卒不就食

    注释:①(少傅)官名,作者的父亲陆宰,曾赠官少傅。②(小隐)隐居山林。此处指暂且闲居。③(卒不就食)到底还是没去吃饭。

    (节选自陆游《渭南文集》)

    材料三

    古今中外,诗人、诗心或许各有不同,但诗意却是共存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藉由诗词的载体,这诗意能穿越千年,启迪智慧、照抚心灵。

    当然,诗意并不是一艘能带你渡过所有现实难关的船,心怀诗意也并非是要借此逃避现实,而是要学会用诗意的心灵感知和判断世事。如果能有“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心态,敢于“直挂云帆济沧海”,那又何须介怀前路到底是风雨还是晴呢?

    王尔德说:“吾辈皆身处沟渠之中,然其必有仰望星空者。”的确,青年人与其困于“你的同龄人在拋弃你”的恐慌与焦虑,不妨学学雷海为,诗意地栖居在忙碌的生活里。

(节选自《真正的诗意》《人民日报》2018年04月24日19版)

(1)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由于频繁转学,影响了学业成绩,雷海为无法参加高考,只得去读职业中专,毕业后选择外出打工谋生。 B. 雷海为不顾他人的闲言碎语,利用业余时间背诗写诗,不是故作清高,而是为了有朝一日成为一名老师。 C. 观众雷鸣般的掌声里,不仅有对雷海为在诗词领域的博学的佩服,更有对他赛场上沉着冷静的欣赏。 D. 《中国诗词大会》以“人生自有诗意”为宗旨,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
(2)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少年陆游沉醉于陶渊明诗集,连家人叫他吃饭都不为所动。 B. 陶渊明诗中的思想深深影响了陆游,以致他选择隐居山林。 C. 少年陆游经由诗歌走进了陶渊明的世界,获得精神的享受。 D. 享诗词之美,感诗词之趣,在这方面古人与今人是相通的。
(3) 有位同学想论述“比赛比的是心理素质”这个观点,你觉得以下选项中不能支持这一论点的材料是(  ) A. 凭着扎实的诗词功底,雷海为顺利通过了诗词大会的初试和复试,进入前100名决赛名单。 B. 决赛现场,之前被看好的几位种子选手纷纷黯然出局,雷海为却凭着稳定的发挥,闯进最后决赛。 C. 根据比赛规则,谁率先拿到五分就是冠军。两人对战的前三题是看图说诗,心急的彭敏连连答错,白白送给雷海为两分。 D. 到第三题,雷海为开始抢答了……评委问他怎么知道是这首诗?雷海为回答:“因为你窗户画在了西边……”评委惊叹:“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原来是这个细节。”
(4) 阅读材料三,作者表达了哪些观点?请分点概括。
(5) 最新一期的《中国诗词大会》准备扩充题库,除了原有的古代诗歌和现代人写的古体诗,准备再收录一些现代诗歌。请向节目组推荐一首你最喜欢的现代诗歌,要求写出诗歌的题目、作者、诗中最喜欢的诗句、推荐理由。
现代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学当助人识己

叶廷芳

    ①古希腊苏格拉底在德尔斐神庙上刻下这一铭语:认识你自己。它成为千百年来人类自我觉醒的警句。现代人的悲剧就在于由于不能认识自己而蹈入盲区,或导致与外部世界的种种冲突,诸如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科学的关系等。人类的各种危机根源于人类自身,要克服这种危机,需从人自身入手。这方面文学大有可为,因为文学是“人学”,正是追问和塑造人的灵魂的学问。

    ②文学要帮助人类认识自己,首先要有自审意识。真正伟大的作家本质上都是思想家,他能在人的灵魂深处发现更隐蔽的东西。鲁迅十分赞赏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的灵魂“挖掘得深”的本领,说他能在“罪恶深处拷问出洁白来”。同样,一个“洁白”的人拷问到最后,也可以挖出他的污秽来。卡夫卡在文学上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用怪诞、荒诞、悖谬等非同寻常的手法,有效地揭去长期掩饰在人们身上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让人们进一步认清自己生存的真实境况。难怪20世纪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卢卡契都承认卡夫卡“属于更高层次的现实主义家族”。

    ③自审意识需建立在对人性的认识基础上。现代社会一方面脱离了基本的食物链式生存方式;一方面仍然带有食物链的标记,随时准备弱肉强食,若将这两种现象加以概括,就是“善恶并存”,这是人性本质。伟大诗人歌德创作的《浮士德》,在主人公开拓进取的道路上始终有一个名叫梅菲斯特费勒斯的魔鬼伴随,伺机使坏,诱使浮士德犯错甚至犯罪。这个故事既是人类进步历史的隐喻,也是个人成长的隐喻,一个人的成长总是进取精神与消极精神相伴而行。德国马克思主义伟大戏剧家兼诗人布莱希特,也在其剧作《四川好人》中令人信服地塑造了一个亦好亦坏的女主人公形象。

    ④其次,文学要有危机意识和大生态意识,以地球为背景建立一种大生命系统,关爱任何一种生命的现状与未来。卡夫卡小说《地洞》中有这样一句话:“危险迟迟不来,但又时时防备着它来。”这句话言简意赅,堪称现代人生存境况的写照。事关人类生存问题,文学可关注的空间很大。优秀的作家不仅是思想家,还是预言家。20世纪20年代,生态问题还没有突显出来的时候,德国表现主义作家德柏林就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山岳、海洋与巨人》,预言人类对大自然无节制掠夺带来的后果。

    ⑤与此同时,文学需有大爱意识,文学家应该具有人类良知。例如原子弹问世后,迪伦马特写出了《物理学家》一剧,追问科学家:你是不顾一切地发明呢,还是以维护人类命运为前提呢?此剧一经问世,一年半之内仅在德语国家就上演了1500多场,引起了人们的反思。还有一种大爱体现于深层的人性关怀,一个在历史学家或法学家笔下的罪人,在文学家笔下,却很可能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文学家有义务写出人的思想情感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⑥可以说,人类认识宇宙真理的路有多长,人类认识自我的路就有多长。这一论断的确立当可使经常鼓噪或担心“文学死了”的人们安稳地入睡了。

(文章有删改)

(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本文的中心论点即本文的题目:文学当助人识己。 B. 开篇引用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自己”,引出下文对于“文学”和“认识自己”间关系的论述,警策有力。 C. 在作者看来,真正伟大的作家本质上都是思想家,同时又是预言家。 D. 作者指出,文学要有大爱意识,文学家只要具有人类良知也就有了“大爱”。
(2) 作者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文学要帮助人类认识自己?
(3) 请从下列文学形象中选择一个来作为第⑤段论据,并结合文章谈谈理由。

A.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

B.鲁迅笔下的孔乙己

现代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责任是防控疫情的堤坝

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挂帅专家组组长,身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咬牙坚守岗位,各地援鄂医疗队不顾风险、“最美逆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无数英雄勇赴险境,筑起一道守护生命安全的稳固长城。品格可昭日月,精神感人至深。英雄者国之干。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就在于他们挺身而出,肩鸿任钜,勇担重任。从保家卫国到见义勇为,从救死扶伤到舍己为人,中国这片土地上从来不缺乏英雄。为什么总有英雄不惧危险、勇毅前行?为什么总有猛士直面考验、迎难而上?支撑英雄壮举的,是为民担当、为国奉献的家国情怀,是心中那份割不断、扯不开的责任牵挂。英雄主义,包括以责任为己命、视责任比天高。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高扬英雄主义同时也呼唤人尽其责、各司其职,号召全社会共同从源头上化解风险、抗击疫情。

英雄自告奋勇、主动请缨,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明白自己被寄予的使命。英雄慷慨激昂,正气沛然,是因为他们摆脱了“小我”的束缚,找到了“大我”的寄托。英雄在前,激励我们每个人筑牢责任的堤坝,让无情的病毒寸步难行。面对英雄的奉献和牺牲,我们没有理由不扛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出己力、尽己责,多添力、少添乱,英雄们就能少流一些泪和汗,英雄的家人就少一份担忧。这本身也是对英雄最好的保护、最暖的致敬。

千难万险,尽心尽责就不惧风险;大计小计,人人有责是最佳之计。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人能置之度外的战争,每个人都休戚与共、息息相关。对普通人而言,做好自我防护就是责任;对党员干部而言,带头向前、全面防控疲情就是责任;对生产企业而言,加班加点保障物资供应就是责任;对患者和疑似病例而言,配合防治、努力康复就是责任。像英雄般心怀大爱、履职尽责,我们就能守护好亲人健康、同事幸福、朋友欢乐,守护好社会祥和、国泰民安。

责任也意味明确定责、强化问责。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如果说责任是战胜疫情的向导,那么岗位就是战胜疫情的战场,职业精神就是战胜疫情的精神保障。疫情面前,回避没有出路;战胜疫情,责任不能缺席。

责任是防控疫情的堤坝,也是托举幸福生活的坚实地基。人人行动起来,提升责任意识,立足岗位砥砺爱国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我们的社会就能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就能更加强大。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2月5日)

(1) 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含标点不超80字)
(2) 面对英雄的奉献和牺牲,我们没有理由不扛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作为一名中学生,你的责任什么?结合文本内容,简明扼要地概述。(含标点不超80字)
(3) 文中列举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无数英雄勇赴险境,筑起一道守护生命全的稳固长城的事例,请你举出一个类似的事例,充当本文的事实论据,并分析论证。(含标点符不超100字)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