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敌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货恶其弃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

[乙]齐宣王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非②其上矣。不得而非上者,非③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①雪官:齐宣王的离宫(古代帝王在正宫以外临时居住的官室)。②非:诋毁,埋怨。③非:错误。

(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男有分,女有       来见天子 B. 谓大同               非独贤者有心也 C. 齐宣王孟子于雪官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 D. 民之乐者          然则何时而
(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B. 货恶其弃地也            皆以美徐公 C. 人不得,非其上矣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D. 不得而非上者          一犬坐于前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②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讲仁爱重民本等思想理念,[甲]文描述了以“①”(用原文语句回答)为核心的儒家大同社会理想,[乙]文则明确提出了“②”(用原文语句回答)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执政为民要落实在一件一件的实事之中,“忧民之忧”就是为群众排忧解难,“乐民之乐”则主要体现在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③“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请从修身立德的角度谈谈对[甲]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认识。
【考点】
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常用文言虚词; 文言文翻译;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常用文言实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节选自《墨子•公输》)

(1) 文言文阅读重在积累,请依据下面卡片中的提示,将“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填写完整。

《公输》词汇积累卡  卡片编号:01
类别语 句词语意思
实词舍其文轩文轩
古今异义荆之地方五千里地方
(2) 下面四个选项中画线词的意义或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今有人此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 B. ①王吏攻宋也  ②邻有敝舆而欲窃 C. ①邻有短褐欲窃之  ②出淤泥不染 D. ①此何若人  ②公输盘为我云梯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4) 墨子劝服楚王的语言颇具特点,从论辩技巧上看,你认为成功的关键在哪里?

文言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周公诫子》,完成1~4题。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1) 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德行宽裕        宽裕:宽大,宽容。 B. 守之以恭者,  荣:荣华显贵。 C. 聪明睿智        聪明:聪慧,明智。 D. 守之以者      愚:愚拙,不巧伪。
(2) 下面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子无鲁国骄士                以:因为。 B. 不任区区向往至              之:的。 C. 混沌待甚善                  之:他们,指倏与忽。 D. 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与:与其。
(3) 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沐三握发   译文:一次沐浴,要三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 B. 一饭三吐哺   译文:吃一顿饭,要三次停下来,接待宾客。 C. 博闻强记    译文: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D. 可不慎欤    译文:可不可以慎重呢?
(4) 下列对这篇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句“成王封伯禽于鲁”说明周公诫子的地点,突现诫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B. “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是周公诫子的第一句话,也是他诫子部分的总起,或曰是中心句。 C. 文章末句“可不慎欤”呼应首句,加强肯定的语气,起到总结问题的作用,突出了中心句。 D. 这篇文章言简意赅,说理逐层深入,给人不可置疑的感觉,读来使人心悦诚服。
文言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故事两则

    向有友人馈朱鲫①于孙公子禹年② , 家无慧仆,以老佣往。走送之,及门,倾水出鱼,索盘而进之。及达主所,鱼已枯毙。公子笑而不言,以酒犒佣,即烹鱼以飨既归,主人问:“公子得鱼,颇欢慰否?”答曰:“欢甚。”问:“何以知之?”曰:“公子见鱼便欣然有笑容,立命赐酒,且烹数尾以犒小人。” 主人骇甚,自念所赠颇不粗劣,何至烹赐下人。因责之曰:“必汝蠢顽无礼,故公子迁怒耳。”佣扬手力辩曰:“我固陋拙,遂以为非人也!登公子门,小心如许,犹恐筲斗不文 , 敬索盘出,一一匀排而后进之,有何不周详也?”主人骂而遣之。

    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                                    (取材于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①朱鲫:红鲫鱼,一种名贵的观赏鱼。②孙公子禹年:孙禹年,淄川人,清代顺治年间兵部尚书之子。 ③飨:用酒食款待。④非人:不懂事理的人。⑤筲斗(shāo dǒu)不文:用小水桶盛着鱼,不够体面。筲斗,小水桶。⑥铛臼(chēng jiù):煮茶用具。

(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送之        走:跑 B. 所赠颇不粗劣   念:思念,怀念 C. 自烹进      手自:亲自用手 D. 贵官盏一拱曰     执:拿着,握着
(2) 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命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

A.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 B. 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记》) C.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 D.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
(3) 下列句子中,与“何以知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 B. 山峦为晴雪所洗出       (《满井游记》) C.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D. 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
(4)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向有友人馈朱鲫于孙公子禹年。

②既归,主人问:“公子得鱼,颇欢慰否?”

(5)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佣人把鱼摆在盘中献给孙公子,公子很高兴,但没说话,让人拿酒烹鱼款待老佣人。 B. 老佣人认为自己做得很有礼节,对主人的责备很不满意,极力辩解,主人非常生气。 C. 灵隐寺有位以茶闻名的僧人,存了不同等级的茶叶,用来招待不同的客人。 D. 僧人煮了上等好茶献给贵官,希望得到称赞,哪知这位贵官却不懂得茶叶的优劣。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