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名著选读

红海对话

①“可惜呀,”尼摩艇长接着说道,“我无法带您穿过苏伊士运河,不过,后天,等我们到了地中海时,您就可以看到塞得港那长长的防波堤了。”

②“到地中海!”我惊呼道。

③“是的,教授先生,这让您很惊讶吗?”

④“让我吃惊的是,后天就能到那里了。”

⑤“真的如此?”

⑥ “真的如此,艇长,尽管到您的艇上这么久了,本该习惯了对任何事情都习以为常了,但我还是颇感惊讶。”

⑦“可是,您到底惊讶些什么呢?”

⑧“我惊讶鹦鹉螺号航速竟如此之快。如果经由好望角绕过非洲,后天抵达地中海的话”。

⑨那您就得让鹦鹉螺号高速行驶,那么,其航速快得会让人觉得可怕的!”

⑩“谁告诉您说要绕过非洲了,教授先生?谁告诉您说要经过好望角了?”

⑪“可是,除非鹦鹉螺号能够在陆地上行驶,从苏伊士地峡上面开过去……”

⑫“或者从苏伊士地峡下面开过去,阿罗纳克斯先生。”

⑬“从下面?”

⑭“当然啰,”尼摩艇长胸有成竹地回答道,“今天人们在狭长的地峡上面所做的事,大自然早就在其下面做过了。”

⑮“什么!下面有通道!”

⑯“是呀,是一条我命名为‘阿拉伯碰道’的地下通道。它就在苏伊士下面,一直通到佩鲁兹湾。”

⑰“可是,这个地峡全都是流沙呀!”

⑱“在一定的深度确实是流沙,但是,下到五十米深处,就是非常坚硬的岩石了。”

⑲“您是纯属偶然地发现这个通道的吗?”我越发地感到惊奇,不免追问道。

⑳“既是偶然,又靠推理,教授先生,甚至可以说推理多于偶然。”

㉑“艇长,说实在的,我的耳朵一边听您在说,一边却在拒不接受它所听到的事。”

㉒ “啊!先生!‘人有耳,却不听’,这种人在任何时代都是大有人在的。这条通道不仅存在,而且我还多次利用过它。如果没有它的话,我今天恐怕是绝不会钻进这个死胡同里来冒险的”

㉓“我可否冒昧地问一问,您是如何发现这条通道的?”

㉔“先生,”艇长回答道,“在永远不再会分开的人之间,是不会存在什么秘密的。”

㉕我并没去理会艇长的话中有话,只是等着听他说出发现这条通道的秘密来。

㉖“教授先生,”他对我说道,“是一个博物学家的一个简单推理使我得以发现了这条唯有我一个人知晓的通道的。我曾经注意到,在红海和地中海里,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品种完全相同的鱼类,诸如蛇鱼、车鱼、纪鱼、簇鱼、飞鱼等等。我确定了这一点之后,便开始琢磨起来,这两个海是否是相通的呢?如果是的话,地下的水流必然是从红海向地中海流,因为红海海面高于地中海海面。于是,我便在苏伊士地区捕捞了不少的鱼,在鱼尾上给它们套上铜环,然后再把它们放归大海。几个月之后,我在叙利亚海岸捕捉到了几条这种尾巴上带着铜环的鱼。因此,红海与地中海相通的猜想便得到了证实。我便驾驶着鹦鹉螺号去寻找这条地下通道,它终于被我找到了,于是,我便冒险进入到通道里去。教授先生,您很快就会穿越我的这条阿拉伯隧道了。”

(节选自《海底两万里》,长江文艺出版社2020年第1版)

(1) 选段围绕教授与艇长的对话展开——

对话初,教授的误会很有意思,这个误会是什么?请你简要概述。

(2) 对话中,艇长的一句话“在永远不再会分开的人之间”很有意味,请结合小说前面的情节,说出你对艇长“话中有话”的理解。
(3) 对话末,尼摩艇长讲出了发现通道的过程,你从中感受到他的哪些精神品质?
(4) 这次对话引人深思,由尼摩艇长联想到杨利伟太空首飞、斯科特南极探险,说说人类冒着巨大危险上天入地的意义。
【考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 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作品的人物形象; 作品的基本内容; 作品的经典情节; 《海底两万里》;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名著导读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名著,完成各题。

选段一

    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份儿小就好。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坐车的不答应,他会瞪眼,打起架来,到警区去住两天才不算一回事!独自拉着车,他走得很慢,他心疼自己的汗。及至走上帮儿车,要是高兴的话,他还肯跑一气,专为把别人落在后边。在这种时候,他也很会掏坏,什么横切别的车,什么故意拐硬弯,什么别扭着后面的车,什么抽冷子搡前面的车一把,他都会。

    (节选自《骆驼祥子》)

选段二

    “别人为求一个新的职位是怎么做的呢?想来他们是去求助于亲友。我没有亲友。有许多人也没有亲友,他们必须自己去找机会,自己帮助自己,那他们靠的是什么办法呢?”我回答不上,我找不到现成答案。因此我强令我的脑子去找出一个答案来,而且要快……准是有位好心的仙女,趁我不在床上的时候,把我急需的好主意放在了我的杭头上。因为我刚一躺下,它就自然而然地悄悄来到了我的脑子里:——“凡是求职的人总是登广告,你一定要到《╳╳郡先驱报》上去登个广告。”

    (节选自《简·爱》)

(1) 选段一中的“祥子”已经变成了一个怎样的人?
(2) 选段二中的“简·爱”想登广告求一个什么新的职位?
(3) 联系两部作品,简要分析“祥子”和“简·爱”对待命运的态度有何不同。
名著导读 普通
2.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A汤姆既不敢说出可怕的事实真相,良心又受到煎熬,因此搅得他事后一周内睡卧不安。一天,吃早饭时,希德说:“汤姆,你翻来覆去,还说梦话,我给你搞得一夜只睡了半夜的觉。”汤姆听后脸色煞白,垂下了眼皮。
“这可不是好兆头,”波莉姨妈阴着脸说,“汤姆。你有什么心事吗?”
“没有,我什么都不知道。”可他手在发抖,把咖啡给抖了出来。
“昨晚你的确说了,”希德说,“你说:‘是血,是血,就是血!’你反复说个不停。你还说:‘不要再这样折磨我了——我干脆说出来!’说出来什么?是什么事情呀?”
汤姆只觉得眼前一阵晕眩,后果很难预料。幸运的是,波莉姨妈注意力转移了,这下她无意中给汤姆解了围。
B汤姆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英雄——长辈们宠爱他,同伴们羡慕他。他的名字见了报,获得了永生,镇上的报纸大肆宣扬了他的事迹。有些人相信,只要他不被绞死,将来总有一天会当总统。
那些喜怒无常、没有脑子的人们,又像往常一样,把莫夫·波特当作老伙计,对他非常亲密友好,那股热情劲儿就和当初他们起劲地凌辱他一样。但这种行为毕竟还是人类的美德,因此,我们还是不要去吹毛求疵吧
                                                                                                                                            (节选自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

(1) A段中的“事实真相”指什么?B段中汤姆因为什么“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英雄”?以上选文表现出汤姆怎样的性格特点?

(2) 联系整部作品,说说汤姆童年的历险经历,对你的成长有何借鉴意义。

名著导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