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飞花令的前世今生

李定广

①飞花令是我国古代的酒令游戏之一。古代宴会中,为了佐饮助兴,推一人为令官,其余的人听其号令,轮流做指定的游戏,或说出指定的诗文,或对对子,或讲故事,或说笑话,或唱曲子等,违令或输的人饮酒。

②酒令种类成百上千,汉唐两朝尤其繁盛,其中文化素养较高的人喜欢玩诗文一类的酒令游戏,称为“雅令”。

③唐宋时期“雅令”盛行,由此产生了一大批唐宋“小令词”,就是我们所说的“唐宋诗词”的“词”,比如《调笑令》《三台令》。唐代诗人王建的《调笑令》曰:“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酒宴上创作出这样诙谐又经典的“雅令”,无疑会给酒宴带来浓厚的文化气息。

④明清以来,人们常玩的“雅令”为飞花令。“飞花”一词出自唐代诗人韩翃《寒食》诗首句“春城无处不飞花”。飞花令早期只以“花”字为令,规定每人说一句嵌有“花”字的诗词,说不出或者说错了诗句要罚酒。若在座的都是高手,则增加难度,对“花”字的位置作出严格要求,一般是依次出现,一轮完成,不断循环。“飞花令”在明代越玩越火,明代王世贞《阮郎归》说:“六么檀口软金杯,飞花小令催。”后来逐渐不局限于“花”字,诸如“春”“月”“红”等这些古诗词里出现频率较高,且又有美好寓意的字,也成为飞花令的常用令字。

⑤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飞花令骤然沉寂,无论是在现实酒宴中还是在大众读物里,基本消失了踪影。直到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播出,飞花令如天女散花一般回归了,带给人们“春城无处不飞花”的惊艳感受。中国诗词大会专家团队发掘出这一古老的文化品种,并对旧式飞花令进行了三点改造,让其适应新时代的文化土壤。

⑥首先,让飞花令大众化。旧式飞花令主要活跃在文人雅士的宴会中,现在要让它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最重要的是降低难度门槛。如不限定“令字”在诗句中的位置,这样就能让全民都“玩得起”。

⑦其次,创造新的有“难度梯队”的玩法。为了适应比赛,也为了一些诗词高手的需求,《中国诗词大会》创造出三个难度等级的飞花令:单字飞花令、双字飞花令、超级飞花令。“超级飞花令”主要指组合飞花令,类与类的组合,如数字+季节,数字+酒器,颜色+植物等等,也包括成语飞花令等难度较大的玩法。2021年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又升级并更名为:横扫千军、组合飞花令、超级组合飞花令。“横扫千军”就是选手一人以“双字飞花令”对战百人团。“超级组合飞花令”的“超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类与指定字的组合,如植物+指定字“红”,二是偶然性组合,在字牌滚动中选择。

⑧再次,让大众感受到飞花令的美感。旧式飞花令一般只说一句诗词,改造后的飞花令要求必须说两句。中华诗词的美感优势之一就是上下句节奏、对称和平仄相对而形成的节奏美、整齐美(参差美)以及抑扬美。

⑨玩新式飞花令,颇能体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情,又能表现敏捷和机智,更能展现中华审美的魅力,深受人们喜爱。新式飞花令,已成为当下大众喜闻乐见的诗词游戏,也成了人们学习诗词的方式之一。

(选自2022年01﹣02期《读者读点经典》,有删改)

(1) 下列关于“飞花令”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飞花令是我国古代宴会用来佐饮助兴的酒令游戏之一。 B. 飞花令形式多样,可以对对子、讲故事、说笑话、唱曲子等。 C. 飞花令中的“飞花”一词源自韩翃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 D. 飞花令必须以“花”字为令,规定每句诗词嵌有“花”字。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 唐宋时期的“雅令”催生了一大批“小令词”。有些诙谐又经典的“小令词”,如王建的《调笑令》,能给酒宴带来浓厚的文化气息。 B. 在古诗词里出现频率较高而寓意美好的字,如“花”“春”“月”“红”等,成为了飞花令的常用令字。 C. 中国诗词大会专家团队对旧式飞花令进行改造,降低了难度门槛,使得飞花令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 D. 新式飞花令,正在成为当下大众喜闻乐见的诗词游戏之一,也成了人们学习诗词的方式。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文章首先点出说明对象,再以时间为序对飞花令的前世今生一一进行说明,最后指出飞花令的作用。 B. 文章⑤~⑧段运用了总——分的结构,第⑤段总说,⑥⑦⑧段分别用“首先”“其次”“再次”进行分说,条理清晰。 C. 文章说明方法多样,如第⑦段段运用了作诠释、举例子、作比较来说明《中国诗词大会》创新的三种玩法。 D. 第⑧段中的加点词语“一般”,说明了旧式飞花令多数情况下说一句诗词,不排除特殊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
【考点】
文章段落及层次; 文章脉络;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说明对象特征;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标题:_____________

胡炎

小风一吹,韩老六酒劲儿上了头,晕乎乎的很是受用。在家里憋了几天,儿子韩志坚跟看管犯人似的,让韩老六手心痒得能长出草来。趁今天儿子去考驾照,韩老六赶忙溜出来,到镇上搓两把过过瘾。

刚到村头,背后冷不丁一声叫:“爹!”韩老六一哆嗦,回过头,可不正是儿子吗?

“你……你不是去考驾照了吗?”韩老六一头雾水。

“不考了!”韩志坚气急败坏。

“为啥?”

“还不是因为你!”韩志坚翻给他一个白眼,“你这个懒汉十里八村出了名,人家背地里把咱的脊梁骨都戳断了!我问你,这是去哪儿?”

“我……我去镇上赶个集。”韩老六说得没底气。

“赶集?你别蒙我了!要不是去找你那些狐朋狗友赌博,我头朝下走路!”

韩老六语气软下来:“儿呀,再不出去摸两把,我非害病不可,你就通融通融?”

韩志坚一听更来气:“你……你都把我辛辛苦苦打工挣的几个钱糟蹋完了!”

“你这熊孩子,还有点儿良心吗?”韩老六瞪起眼,“自打你妈去世后,我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容易吗?花你俩小钱,心疼了?”

韩志坚语塞。那年娘得了绝症,命没保住,还欠了一屁股债,爹就觉得这日子是三十晚上盼月亮——再也没啥指望了。他天天喝闷酒,一来二去,手艺撂了,心气没了,还迷上了赌博,成了个混吃等死的废人。

见韩志坚没话说,韩老六就打算开溜。韩志坚说:“你站住!”韩老六板起脸:“还想哪样?”韩志坚走近他:“你就不问问我不考驾照到底为个啥?”韩老六说:“反正不关老子的事。”韩志坚的眼圈突然红了,眼眶子里晃出了泪花。韩老六这下急了:“儿呀,有话你说,别闷着。”

韩志坚拿袖子狠狠地抹了把眼:“玉兰她……今天和刘铁头的儿子订婚了!”

韩老六如雷轰顶,玉兰是他打心眼儿里相中的儿媳妇,和儿子处了两年多,眼看就要谈婚论嫁了,没承想这节骨眼儿上却扑棱着翅膀飞了。韩老六恼得耳朵眼儿里往外冒烟,捶胸跳脚地把玉兰爹好一通臭骂。韩志坚说:“你就是骂破天也白搭。”韩老六涨红着老脸:“好歹咱也出出这口恶气。”韩志坚一屁股蹲下来,蔫头耷脑地说:“只要这贫困帽戴一天,你儿子我就没戏。”

韩老六一个激灵冷静下来:“儿呀,你可别犯使,有这顶帽子藏着,啥好事儿都少不了咱!”

韩志坚腾一下跳起来:“就你精!自从人家郑书记来咱村搞精准扶贫,乡亲们脱贫的脱贫,致富的致富。刘铁头原来比咱还穷,可人家在郑书记的帮助下,搞药材种植,发了!人家都是缺心眼儿?”

韩老六一制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他吃他的肉,我喝我的汤。”

韩志坚咬着牙:“那好,这辈子你就别指望我能娶上媳妇,你也别想抱孙子了!”说完,转身就走。韩老六彻底急了,忙一溜小跑追上去:“好好好,这贫困帽我不戴了行不行?可这贫困帽又不是狗皮帽子,那是说摘就能摘的?”

恰在这时,郑书记拍马杀到,接过话说:“老六叔,那贫困帽又不是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咋不能摘呀?”

韩老六像是看到了救星:“郑书记,你来得正好,那你给我想想法儿?”

郑书记说:“办法早想好了,这一嘛,有金融扶贫,咱给志坚贷款买车跑运输;二嘛,老六叔你一手好编织手艺,咱重打鼓另开张,还愁摘不掉一顶贫困帽?”

韩老六顿时有了丹田气:“等俺志坚开上车赚了大钱,让玉兰她爹后悔去吧!”

话音刚落,玉兰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让谁后悔呀韩伯伯?”

韩老六吃了一惊:“玉兰,你不是……”

郑书记哈哈大笑:“老六叔,人家玉兰可是个有情有义的好闺女,玉兰她爹呀,也是个开明人!实话给你说吧,玉兰压根儿没和别人订婚,这都是我给志坚出的主意。还有,志坚的驾照呀,几天前就拿到手了!”

韩老六目瞪口呆:“郑书记,闹了半天这都是你设的局呀……你……你咋挖坑让我往里跳呢?”

“我不挖坑,你咋下决心摘帽呢?”

韩老六羞得无地自容:“啥也不说了,我这就采购编织材料去。这回,我非猪八戒穿西装——活出个人样儿不可!”

韩老六正要走,韩志坚拦住了他:“爹,人家郑书记已经把编织材料送到咱家了。”

韩老六回头看着郑书记,眼圈突然红了:“郑书记,我……我可咋谢你呀?”

郑书记摆摆手:“老六叔,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就靠干!走,咱回家!”

韩老六使劲儿点点头,撒开大步往前走 , 玉兰在后边追:“韩伯伯,我给你当徒弟。”

韩老六喜出望外:“真的?咦,这可真是风服头上戴牡丹——好上加好呀!”

郑书记和韩志坚都笑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改动)

(1) 郑书记要对韩老六家进行“精准扶贫”,面临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是什么?
(2) 结合上下文,揣摩韩老六走路时的心理。

①韩老六彻底急了,忙一溜小跑追上去

②韩老六使劲儿点点头,撒开大步往前走

(3) 赏析下面句子的精妙之处。

韩志坚的眼圈突然红了,眼眶子里晃出了泪花。

(4) 请在文中选一个两字词给这篇小说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
现代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时间存折

    ①史力一摸口袋,发现那个存折弄丢了。这个大红封皮的存折可是史力的宝贝,里面存的不是钱,是时间,整整五十个小时啊,比钱还珍责。

    ②史力本科和硕士读的都是文学,临到毕业,要找个对口工作却难于上青天,只好先去了某公司搞文案。幸运的是公司是供免费宿舍,八个人住一套三居室房子,房钱是省了,但每天下班后宿舍里打牌、看电视、聊天的喧嚣,却让史力无所事从,爱看书的他只好常常在小区闲逛呆坐。

    ③无意中,史力发现小区有一家奇特的储蓄所。他好奇地进门询问,这里竟然是专门储蓄时间的。只要申领一本存折并承担业余的义务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就会一笔一笔记入存折, 在需要时还可以“领取时间”,换取他人的帮助。

    ④史力觉得很有意思,反正有大把的时间难以打发,他决定做义工。领取了存折后,储蓄所负责人告诉他:“巧了,有位七十多岁的章文心老人,是大学中文系的退休教授,一人独居,要找一个懂行的年轻人帮他查资料、听他说话。我们物色了好久都没有合适的,正好你去! ”

    ⑤和老人联系后,在一个周六的上午,史力踏进了章家。门早已打开,清痩的章先生满头华发,热情地招呼史力,进门后又引着他参观自己的家,屋里立着成排的书架,书香弥漫,史力仿佛觉得又回到了大学校园。

    ⑥当他们面对面在客厅坐定时,史力略显拘谨,章先生倒十分健谈:“小史,你的硕士论文写的是什么呀? ”

    ⑦“《论明人小品的艺术走向》。”

    ⑧“这要读不少书啊,难得难得。张瀚的《松窗梦话》、张大复的《梅花草堂笔记》、袁宗道的《白苏斋类集》、张潮的《幽梦影》……想必都入了君眼? ”

    ⑨“哦,我只是泛泛读过,没有深入地研究,很惭愧。”

    ⑩“离开大学了,还得有梦想啊,吃得起苦才会成功哦!”章先生又问,“你叫史力,有字吗? ”

    ⑪史力摇了摇了头。

    ⑫“我名文心,字雕龙,取自《文心雕龙》。我给你也起个字怎样?就从屈原《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取出‘修远’二字,可好? ”

    ⑬“谢谢雕龙先生赐字。”史力突然觉得眼眶湿湿的,站起来向章先生深鞠一躬。

    ⑭中午,史力向章先生告辞,他觉得自己什么事也没做,很是内疚。

    ⑮章先生看出了史力的心思,道:“你陪了我三小时,我写个条子,你去时间储蓄所登记。”

    ⑯史力接过纸条,小心翼翼地问:“你……还需要我来吗?不过,你得安排我做事,否则,我……”章先生哈哈大笑。

⑰从那天开始,史力觉得日子充实了。只要有空,他要么去章家,要么就耳塞棉花在嘈杂的环境中看书。去章家时,除了为拿先生查资料、喝茶聊天,他也抢着干起了家务。

    ⑱一日,章先生很认真地对他说:“修远小友,做学问必先从识字开始。”

    ⑲史力愣住了,自己认识的字不少啊。

    ⑳章先生娓娓道来:“现在用简体字了,很多字的识别便成了问题。如‘帘’,本指以竹条做成的遮挡物,应是竹头下加一‘廉’字,李贺诗‘帘中树影斜’说的就是从竹条缝中窥见斜斜的树影啊。”

    ㉑史力凝神倾听,轻轻地点头。

㉒就这样,史力的存折上有了五十个小时的记录。现在这个存折居然弄丢了!

    ㉓史力知道,只要到储蓄所说明情况,就可以重领存折并补上时间。但他觉得毫无必要,因为他真正积蓄的东西远比这五十个小时要珍责得多。

    ㉔三度寒暑,史力在章先生的指导下,将硕士论文扩展成一本近二十万字的专著《明人小品的文化品格及个体生命潜能的释放》,并由章先生帮助出版。章先生还慎重地写信推荐史力到江南大学中文系去应聘当合同制教师,并告诉他:“你边上课边考博,只要肯下功夫, 将来是可以留校的。”

    ㉕史力心里有万千话语,旦话到嘴边只能言谢:“先生对我有再造之恩! ”

    ㉖“不,更重要的是你对自己的再造!”章先生言之灼灼。

    ㉗章先生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红封皮的存折,笑着说:“这是你三年前落在这的,之所以没有还给你,是想看看你会有什么反应。愿意做义工已属不易,但你存折掉了也不去要求补发,心很安详,说明连理所当然的那点报偿都淡忘了,是修德修文之所至。”

    ㉘史力接过存折,翻了翻,除原有的页码外,又加订了厚厚一沓,上面由章先生填满了他每一次做义工花费的时间。他合上存折,双手捧着递还给章先生,说:“其实这本存折给您更合适,还是由您保管吧。”章先生笑了。

(原文作者为聂鑫森,选文有删改)

(1) 上文第⑯节中,史力的问话断断续续,用了两处省略号。根据上下文,史力当时的内心是既的。(填入表现内心感受的词语即可)
(2) 请阅读第④节到第㉑节,概括史力拿到存折到弄丢存折之间经历的主要事憒。

接受陪伴老人的义工任务→在章先生陪伴下参观居所→→得到章先生认可的三小时储蓄时间→

(3) 第㉑节画线句的人物描写,写出了史力当时的神情,“轻轻地点头”可见他从章先生的话中悟出的道理。
(4) 根据文本内容,文末史力提出让章先生保管存折的理由是:

(5) 根据选文,以下对小区开设时间储蓄所的意义分析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鼓励年轻人在闲暇多陪伴老人,给老人送去温暧。 B. 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时间的价值远远超过金钱。 C. 倡导人与人之间不求回报、彼此奉献的互助与分享。 D. 为小区中的老人创造老有所为、发挥余热的机会。
现代文阅读 困难
3. 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材料一】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分别对少年儿童和青少年进行了“你心目中15

年后的中国什么样”的调查。下面是调查统计结果:

成长在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担负着时代的重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接受访谈时说:“国家把人民的美好生活作为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很重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少年儿童也不例外..和青少年相比,在新时代长大的少年儿童,他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精神生活更加丰盈;因此他们对生活的社区、社会、制度等都更为认同;国家意识和国家认同感也更强。'

(摘编自《近九成受访少年儿童相信未来15年自己有更多机会成长成才》《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孩子的发展优势是在长期陪伴中发现的,父母要尽可能多地、有质量地陪伴孩子。“尽可能多”,不是改变父母的基本生活和工作安排,而是在家庭生活中尽可能与孩子多相处。有质量的家庭陪伴,就是为孩子设定合理的较高期望,并温暖而坚定地尽自己的责任。

现实中很多父母总是盯着孩子的“不足”和“缺点”不放,甚至把孩子看作是没有希望的失败者,造成孩子严重缺乏自信、自尊。这种“缺陷视角”的养育观,认为孩子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因为他具有性格或智力上的缺陷。相对应的“优势视角”养育观,则相信儿童拥有内在的能力去适应、学习、成长、改变,能够使用内在和外在资源去回应学习和生活的挑战,养育过程中的注意力始终放在观察和发现孩子身上的潜在优势。

(摘编自《父母应善于发现并发挥孩子的优势》,2021.1.7《中国教育报》)

【材料三】实施教育惩戒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校规校纪建设必须服务这一根本。要能纠正学生错误言行、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更要能对学生健康成长起到引领性、保障性的作用。要坚持过罚适当的原则,根据学生身心特点、过错性质、悔过态度等,选择适当的教育惩戒措施。要完善教育惩戒后的疏导机制,及时与有需要的学生进行沟通,提供帮扶。

学校需要根据本校学生特点制定校规校纪,将实施教育惩戒的情形和方式予以具体化,以利于教师准确把握和适用。要按照教育规律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规范学生不良行为与相应教育惩戒措施,准确区分不良行为程度、性质和教育惩戒手段。要在人文关怀的前提下依法实施教育惩戒,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保障学生的基本权利。要明确规定教师的禁止性行为和教师的合法权益。

(摘编自《完善校规校纪保障教育惩戒规范实施》,2021.2.9《中国教育报》)

【材料四】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加强思想道德偶像供给,有效应对青少年盲目崇拜娱乐偶像的危险。思想道德偶像供给要保证偶像体现主流价值,发挥偶像影响、引导青少年进而塑造健康人格的作用。思想道德偶像供给要不断拓展挖掘面,妇联、工会、共青团等系统要发挥供给功能,全面发现、挖掘和宣传社会生活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思想道德偶像,要主动接受和吸纳社会大众的参与,让思想道德偶像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发挥教育功能。思想道德偶像供给要提升科学化水平,克服偶像供给运作机制僵化、机械的问题。

(摘编自《当前青少年娱乐偶像崇拜新特点及其问题》,2021.3.4《中国青年报》)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受访少年儿童比受访青少年对未来有更强烈的憧憬与渴望,这是因为和青少年相比,在新时代长大的少年儿童,他们的获得感更多,他们的国家意识和国家认同感更强。 B. 既不改变基本生活和工作安排,又要在家庭生活中尽可能与孩子多相处,只要父母做到这些,就能保证家庭陪伴有质量,也才能在持续陪伴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的发展优势。 C. 持“优势视角”养育观的父母,相信儿童会使用内在和外在能力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D. 对有盲目崇拜娱乐偶像行为的学生,教师首先应在班会上点名并指出其问题,其次要与学生家长一起对其进行疏导和帮扶,最后还要上报德育处给予其相应的教育惩戒。
(2) 为保障教育惩戒规范实施,学校制定校规校纪需要做到哪两点?
(3) 应该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偶像供给?请根据【材料四】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