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实用类文本,完成问题。

材料一

①人际交往中有一个“自己人效应”。“自己人”指的是那些与自己志向、价值观等相近,或者是处于同一地域、组织的人。人们更喜欢与自己人相处,对自己人说的话更容易相信。

②利用这种原理,在与人沟通时,我们可以应用一个语言技巧:同步带领。先同步对方说的话,最好是能有两个同步,然后带领对方往我们想要的方向走,这样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③学会了同步带领的语言技巧,如果有人跟我们诉苦,我们就可以这样说:“我知道你现在很伤心,这样的情况会让你感到很难过,接下来你有什么计划呢?”前面两句是同步,后面一句是带领。如果把前面两句同步去掉,对方很可能觉得你在敷衍,或者可能觉得你难以共情。

(文/黄启团,选自《改变人生的谈话》,中信出版社,有删改)

材料二

①本报北京8月11日电(记者 张贺)《新华字典》(12版)首发仪式10日在京举行。

②据介绍,第12版《新华字典》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等规范标准,增、删、改、调部分字头,同时跟进时代,适量增补新词,如“初心”“点赞”“二维码”“粉丝”“截屏”等。有些词语增补了新义新用法。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8月12日,有删改)

材料三

①近来,不少简单粗暴型的网络流行语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视野,一点点小成果就是“yyds(永远滴神)”,一点点小激动就是“awsl(啊我死了)”,一遇到困难就是“大无语”,稍有点起色又“杀疯了”,不管是赞叹还是嘲讽说一句“绝绝子”总没错……至于“笑死”“美爆”“丑哭”之类更是天天见面,不绝于耳。

②上述流行语的语义共性都是极度夸张,语不惊人死不休,靠极致性表达实现大众广泛传播的效应。其实,日常语言中的高程度表达也很常见,汉语中的相关词语就有“很”“非常”“特别”“极其”“厉害”等,但是网络语言呈现出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极致表达大量涌现,带有浓烈的夸张色彩;二是随意使用最高级,导致语义贬值严重。

③极致表达和传统的程度副词相比,因为其生动形象的隐喻属性,无疑具有更大的新鲜感和更大的冲击力,但是也带来了语词世界的“通货膨胀”。经济领域里,不断发行大额货币会导致物价飞涨,货币越来越不值钱。语言世界中,极致表达大量涌现,不区分实际情况到处滥用,就会导致“语义贬值”——语词失去自己的确定内涵,甚至变成一个纯语气成分。

④我们来考察一下yyds(永远滴神)的演变过程。yyds最早出现在电竞圈,被游戏主播用来赞扬电竞选手出神入化的游戏操作。后来扩展到饭圈,被粉丝用来称赞爱豆(偶像)的杰出表现。在出圈以后,yyds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大,不仅可以用来赞美人物,也可以用来赞美国家、机构、组织,进而扩展到事件、事理、事物等,一切皆可成神。与应用域不断扩大对应的就是“封神”的门槛不断降低,只要略有优点,都可以yyds,比如“初三14班yyds!”“盐水棒冰yyds!”“《黑猫警长》yyds!”……到了这一步,yyds已经变成了一个口水词,主要用于宣泄情绪,没有太多的表达价值了。

(文/徐默凡,选自《文汇报》,2021年8月12日,有删改)

材料四

(图片来源:小黑孩)

(1) 根据你对材料一的理解,请运用“同步带领”的语言技巧,帮小丹完成下列对话。

小丹:你是哪里人?

游客:我来自广西北海。

小丹:

游客:岳阳是历史文化名城。我希望能登登岳阳楼,看看君山岛,吹吹洞庭风。

(2) 有人认为流行语有时尚感,在表达交流中可以随便使用。对这个观点,你怎么看?请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表明你的认识。

写作提示:①从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②运用一种论证方法;③思路清晰;④不少于100字。

(3) 结合上面四则材料,请你为“青少年在广大生活空间中如何学习与运用语言”,从不同角度提两条建议。
【考点】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 见解表述; 语言简明;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最是凡人善举动人心》,完成下面小题。

最是凡人善举动人心

①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凡人善举最动人心。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既遭遇了疫情、汛情的严峻考验,也感受到了凡人善举的强大正能量。“中国网事·感动2020”年度十位(组)获奖人物就是凡人善举的典型代表,他们就像人海中的“一滴水”,____。

②凡人善举因大爱动人心。辽宁省新民市梁山镇41岁的大货司机孙刚,面对起火的大货车,选择冲进驾驶室,一路鸣笛,把“火车”开出5公里,确认旁边没人后,才跳车逃生;岭俊救援队的队长李俊岭面对疫情肆虐,选择从唐山遵化去武汉,开始40多天的志愿服务……面对国之难、民之唤,这些平凡人心存大爱,把个人安危放在一旁,把他人健康安全前置,用逆行的无悔选择迎战危难,成为凝聚战斗力、传播正能量的平民英雄,令人崇敬、温暖人心。

③凡人善举因坚守动人心。有这么一些人,他们用几十年的时间默默做着惠及他人的好事。万佐成和熊庚香夫妇17年为癌症患者免费提供炊具和调味品,用一间“抗癌厨房”点燃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念……这是平凡人的坚守,亦是社会文明的火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点亮了未来的希望,激励更广大民众坚守岗位、无私奉献。

④凡人善举因信念动人心。信念深藏于内心,也最能拨动心弦。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3岁石岩寺村驻村干部刘海川变身“宣传员”“销售员”“快递员”,帮助村民销售滞销草莓4020斤;毕业大学生张海鑫到西藏追逐“高原梦”,教贫困群众如何做微商……这就是信念的力量,也是所有贫困人口脱贫的希望所在。面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些平凡人的信念贡献巨大、感人至深。

⑤善良的人,不必顶天立地,却又自有力量;温暖的事,不必惊天动地,却总感动人心。每一个人都是平凡人,每一个人也都可以成为平民英雄。十大感动2020年度人物用大爱、坚守和信念拨动了我们的心弦,我们当把感动转化为行动,心存大爱、甘于坚守、树牢信念,让温暖传递,让文明传播,如此方能汇聚更强社会正能量,让文明新风尚蔚然成风、沁润心田。

选自《人民日报 》

(1) 根据你对全文论证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用“虽然……但是……”在第一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2) 阅读全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甲)第②段列举孙刚、李俊岭等人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意在证明“凡人善举因大爱动人心”。

(乙)第③段先提出观点,接着列举万佐成和熊庚香的事例来证明长期做好事之难,最后强调平凡人的坚守为社会带来希望。

(丙)第⑤段提出号召,指出我们心存大爱、甘于坚守、树牢信念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3) 请你判断下面这则链接材料放到文章中哪一段最合适,并结合文章简要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链接材料)

张桂梅是一位人民教师。从1990年成为教师的那一刻起,张桂梅45年如一日献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带给了山区孩子无限的希望与梦想。如今已经62岁的她一身病痛却仍然坚定前行。这份对教育事业浓到化不开的爱,这份对贫困学生割舍不下的牵挂,无疑是这个时代里最美的风景。

现代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农历与阴历不是一回事

    农历与阴历都是中国现存的纪年历法。在许多场合,不少人将二者混为一谈,认为农历就是阴历,阴历就是农历。其实,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要区别如下:

    首先,_______________。中国的农历把日月合朔的时刻所在日期定为月首,即初一。唐朝以前采用“平朔”,唐初以来,改用“定朔”,即初一固定在真正的朔日,当天晚上肯定没有“月亮”。

    回历纪年所用的阴历的月首按教规以新月始生为朔,即在日月合朔以后,相当于农历的初二或初三,当天晚上可见到“新月”。

    其次,两者的“年”有区别。中国的农历由于选用了恰当的“置闰”原则,使平均历年长度的近似值等于回归年的长度(365.2422日)。因而,农历的“年”与阳历的“年”基本同步。

    但回历纪年中阴历的“年”只有12个阴历月的简单积累,其长度为29.5×12=354天,和阳历“年”之间有着约11日的差异。因而,长度积累后,月份和寒暑往来会出现颠倒现象。农历的新年一般在冬季,而阴历的新年则可能在暑期到来。

    总之,中国的农历比阴历所包括的地理意义要丰富得多,是一种阴阳历,与阴历之间是有一定差别的。

    中国的农历由于能够反映寒暑往来和月相的盈亏变化,因而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普遍适用,而且特别适合中国的国情,因此在中国及东南亚华人聚居地得到广泛使用。

(1)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唐初以来,中国的农历改用“定朔”,即初一固定在真正的朔日。 B. 农历的新年一般在冬季,而阴历的新年则可能在暑期到来。 C. 中国的农历是一种阴阳历,与阴历之间是有一定差别的。 D. 农历与阴历都是中国现存的纪年历法,在中国及东南亚华人聚居地得到广泛使用。
(2) 为选文第二段的空缺处补写恰当的句子。
(3) 按照中国的农历纪年历法,月份和寒暑往来会不会出现颠倒现象?根据选文说明理由。
现代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水平的发展和渠道的多元延伸,网络文学盗版行为也变得更加隐蔽和多样,给监管和执法带来更多挑战,使正版方维权艰难,损害了原创作者的创作热情,危及了大量原创作家的“文化就业”。

根据艾瑞咨询的核算,2019年中国网络文学盗版总体损失规模为56.4亿元,同比2018年下降3.3%,数据下降主要是因为             

注:“中国网络文学盗版总体损失规模”,包括“移动端网络文学盗版损失规模”和“PC端网络文学盗版损失规模”。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然而对比往期来看,虽然中国网络文学盗版损失规模连续三年保持缩减态势,但是2019年缩减幅度已然放缓,而且另有数据显示,仅2020年上半年,盗版阅读APP的访问量就增长了20%,直接经济损失规模进一步扩大,每月有7000万名用户(移动端5000万,PC端2000万)阅读盗版平台的内容。

为防止网络文学盗版死灰复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建议,应当针对搜索引擎平台盗版网站入口和新兴移动端市场出现的盗版应用,加强打击力度;同时,进一步加大盗版惩罚和判赔力度,对于恶意不整改的盗版网站,可建立信用“黑名单”制度等,完善整体惩罚体系。

(材料二)

全国政协委员李掖平说:“现在的网络小说,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看,我也曾让别人推荐给我看,但有的内容令人匪夷所思。”她指出,有的小说将“高富帅”追捧到凌驾于法律与道德之上的地位,虽然很多是架空时代背景的,但一些时尚的词语容易让人与身边的事情相联系;一些手机网络小说对“色、黑、暴”的过度渲染,以及对金钱至上等观念的倡导很危险。

她还指出,网络文学传播平台的特殊性,注定了它会有一些特质,例如脑洞大开、想象力强等,所以对其推出的网络文学不必强求一定要写现实题材。但不管写什么题材,都要坚持现实主义精神,就是面向历史有反思,面对现实有包容、悲悯的情怀,面对未来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美好设计和充满想象力的表达。

她说:“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记录表达的都是一种别样的生命样态,那里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都应是勾连着民族的命运、国家的未来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的,只有这样,现实主义精神才能通过玄幻、穿越等题材更好地在网络文学中呈现出鲜活的魅力。”

(材料三)

据有关部门统计,当下网络作者已逾千万,仅与网站签约的网络作家就接近70万人。但绝大多数网络作家的创作状态还是“游击队”和“个体户”,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承认和组织的关心。另一方面,因为网络文学的特殊性,大多数网络作家在文学理念、创作手法、传播形式和生活方式诸方面,与传统作家有着明显不同,他们还遭遇到传统作家所没有的困境和困惑,亟需扶持和帮助。虽然近几年来,各级作协已开始注意吸收网络作家入会,但因种种因素制约,人数仍然有限。因此许多网络作家呼吁尽快建立起全国性网络作家组织,来发挥更广泛的联络和团结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陈崎嵘强调,筹建并成立全国性网络作家组织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1) 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的广泛关注,以下说法与上述三则材料中提及的关注原因不一致的一项是(

(甲)一些收费的网络文学作品被转载至其他免费网站,严重损害了网络写手的切身利益。

(乙)网络文学迅速在年轻人的圈子里流行,中国传统文学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损害。

(丙)绝大多数网络作家单枪匹马地创作,缺少了社会的承认与组织的关心,没有归属感。

(2) 根据材料一中的三幅图表信息,结合上下文,在材料一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而完整的内容。
(3) 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全国政协委员分别从①、②、③三个方面对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每空不超过10个字)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