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求证

孙春平

ㅤㅤ退休后,我和老伴儿一起去了外地女儿家,帮助带小外孙。家中的杂事都好安排,最让人惦记的是汇款单,超过两个月未领取就会退回。后来,我就把邮件的事拜托给了邮递员,一般情况下,请她特别注意汇款单的日期,及时告知,或转寄给我就是了。我没为这事操过心。

ㅤㅤ三年前的那个清晨,我下了火车,刚进小区大门,就见到了站在我家楼门前的汪师傅,她穿着深绿色的邮递员工作服,怀抱着捆扎得结结实实的一摞邮件。我快步赶过去,跟她打招呼:“汪师傅,大冷的天,你不必嘛。”新年刚过,数九寒天,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汪师傅说:“你微信发了车次,我是看了时间来的,没等几分钟。”

ㅤㅤ我客气道:“那就进家喝杯热茶吧。”

ㅤㅤ“不必了。只是……我有个……很冒昧也很唐突的请求,不知楚老师能否支持一下。

ㅤㅤ“你说。”

ㅤㅤ“你的邮件里有张三万多元的汇款单,我想跟楚老师借用一段时间,两万就行。”

ㅤㅤ这确实是有点儿冒昧和唐突了,怪不得冻掉下巴的冬晨,她候在了家门前呢。在我沉吟发怔的一瞬间,她扯下了口罩和红色围脖,同时把掌心里的证件亮给我:“我叫汪云,这是我的身份证,我怀里还带着房产证。我母亲正住院,手术前要求交足费用。我也是没有别的办法了,才想起请楚老师帮忙。等手术后,医保单位完成必要的审核,我立刻把欠款如数奉还。利息不低于银行定期,您看行吗?”

ㅤㅤ看来是真遭遇难心事了!汪云说得很快,也很急,但语句顺畅,严谨有度,想来是早准备腹稿了。再看她的脸色,灰暗,甚至有些发青。

我心里已有了决定,便故作轻松地说:“可汇款单毕竟不是人民币,我什么时候把钱交给你呢?”

ㅤ“就今天吧,上午十点,我在诚信路街角那家邮政储蓄银行营业所等你。”

ㅤㅤ上午十点,我带着身份证准时到了营业所,把两扎现金放到汪云的手上时,还说:“你要不要多备上一点儿?我不急用钱。”汪云向我鞠躬致谢,说:“我手上还有些存款,这就非常感谢了。我记得楚老师每年清明前都会回来扫墓,那就等您回来,我把欠款还清吧。”

ㅤ这个事,我跟谁都没有说。我跟汪云认识几年,虽只是接收邮件的泛泛之交,但她守时守诺。特别有一次,我把腰扭了,上下楼有些吃力,那一阵儿,她每次送邮件,都是直接送到楼上我家门前。我家是五楼呀,楼下有现成的邮箱呀,把邮件丢在那里一点儿不违规。

ㅤ出了正月,天气渐渐暖起来。清明前,汪师傅发微信问我哪天回家,我便又把订火车票的回执发给她。那天,又是清晨,还是在楼门前,迎我的却不是汪师傅,而是位清秀的女孩,二十出头的样子。我问:“汪师傅为什么没来?”女孩眼睛红了,说:“楚老师问的是我妈妈,她已经去世十多天了,她让我用她的微信跟你联系。”如同晴天炸雷,我大惊。女孩说妈妈早就得了不治之症,但她坚持拒绝治疗,说不如把钱留给正在成长中的女儿。她向我借钱只是为了求证一件事。妈妈活着时,常跟她拌嘴,主要是因为女儿说这个世界的人越来越缺德,没好人,妈妈却说助人为乐的好人还是有的,而且还会一天天多起来。女孩反驳,说:“等你没钱的时候,你就知道好人早就是绝世品种了。”为此,妈妈跟女孩打了赌,说:“当你最困难的时候,有人出手相助了,他是好人不是?”女儿说:“那你就变出这样一个人给我看!”

那天,女孩捧着两扎票子,恭恭敬敬送到我面前。同时送到我面前的还有一部手机。她说:“上面有妈妈留给楚老师的视频。”

弥留之际的汪师傅已没有多少力气,可她还是喘息着留下这段话:“尊敬的楚老师,一个即将跟这个世界告别的人,还要求证这个世界有没有好人,是不是显得有些矫情?我留恋人生,所以才要证明给女儿看,让她明白这个道理。我说不出什么了,就给楚老师听一首熟悉的歌吧……

汪云留下的歌是《好人一生平安》,歌声哀婉,低沉,格外深情。我内心的酸热一波又一波,让人难以自持。

(选自《百花园》2021年第1期,有删改)

(1) 简要概括汪云的形象特点。
(2) 第8段画线的句子能否去掉?为什么?
(3) 结合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简要分析人物心理。

①只是……我有个……很冒昧也很唐突的请求,不知楚老师能否支持一下。

②我说不出什么了,就给楚老师听一首熟悉的歌吧……

(4) 文章以《求证》为题有什么好处?
【考点】
文章标题及其作用; 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行为思想变化原因; 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奔跑的鱼头豆腐

薛长登

    ①我骑着电瓶车拐进一条巷子,在一个锈迹斑斑的铁门前停了下来。

    ②“郝大爷在家吗?”我冲屋里喊。

    ③“门没锁。”一个沙哑的声音从屋里传来。

    ④我推开门,拎着包进了屋。屋里光线昏暗,在靠右墙的旧沙发上窝着一个老人。

    ⑤“您饿了吧?”我歉意地说,“来时半路上车子轮胎破了。”

    ⑥“没关系。肉吗?我闻到了,还有什么?”老人从沙发上站了起来。

    ⑦我从包里拿出一个打包盒,老人装了一碗米饭,像往常一样念叨起来:“要是有一碗鱼头豆腐就好了。”

    ⑧我提出一个保温桶,放到他面前,他说:“我没叫这么多菜啊,我每天只要10元的菜啊。”

    ⑨“这道菜是免费的,店里对老客户的赠送。”我说。

    ⑩他打开保温桶的盖子,惊呼:“鱼头豆腐。”他眼睛闪着光,一瘸一拐跳向厨房,拿来一个大碗,颤抖着手把鱼头豆腐连汤带水倒进大碗里

    ⑪我转身要走,他示意我坐下。他第一次邀请我坐下。

    ⑫“多大了?”他喝了一口汤后问。

    ⑬“17岁。”我说。

    ⑭“你没上学?”“没。”我局促不安起来。

    ⑮“怎么不上学呢?”他目光如炬地望着我,我避开他的目光,沉默不语

    ⑯“你瞧,我这屋子要拆迁,几年前都要拆了,我不等那钱用,我有钱。”他岔开话题,“儿子在上海工作,两口子一年七八十万,催促我多回了,我不去,那地方没有我的玩友,还有她,你看,放哪啊?”

    ⑰他指着墙上的一个相框,一个老太太慈眉善目。“我最喜欢吃她做的菜,特别是鱼头豆腐。这饭店的鱼头豆腐可以,但没有她做的那味道。”他眯着眼品着汤。“她走后,我就没那口福了,腿脚又不灵便,自己还不会做菜,就这么将就过着。你家里还有谁?”

    ⑱“我还有……我爸一人。”我嗫嚅着说。我不愿告诉他我是弃婴,被父亲收养,我更不愿告诉他父亲今年66岁,每天还在建筑工地做小工挣钱。我赶忙起身,说:“我得走了,我还得回店里做杂活。”

    ⑲以后,每逢节日或月底,我都会带着装着鲜美鱼头豆腐的保温桶,总以店里搞活动为由,带给郝大爷一份惊喜。

    ⑳这天,看到他低头品味着鱼汤时,那半头白发在我眼前晃,我想起父亲,忍不住对他说:“我能用一下你家的电话吗?”

    ㉑他先是一愣,然后指着摆在大桌子上的电话机,笑呵呵地说:“怎么不能,你想用随时用。”

    ㉒我拨打了一个电话,低声说:“爸,昨天我从邮局给你汇了1200元钱,注意查收。还有你不要太省了,中午也买点肉菜……”我看到时间有近3分钟了,连忙说再见,挂了电话。

    ㉓“打给你爸的电话?”郝大爷看我走过来,关切地问。我点头。

    ㉔“吃了鱼头豆腐,别的人都说我显年轻了,下午我得去把头发染黑了,哈哈,再年轻一回。”郝大爷满面红光地说。

    ㉕看到郝大爷开心的样子,我头脑不断闪现父亲经常只吃着干饭,喝着白开水的情形。我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㉖我另外买了一个大的保温桶,里面装满了鱼头豆腐。我在每个周日送外卖时,顺便送十几份鱼头豆腐出去。扫路工人、大学生、鞋匠、出租车司机和路人,我都给他们提供过热热的鱼头豆腐,当他们疑惑时,我会说:“店里搞爱心活动的。”

    ㉗这天,我回到店里,店里的老板对我说:“来一下我的办公室。”我红着脸,局促不安地跟着老板进了他的办公室。他从抽屉里取出一沓钱,说:“这里是3000元。”

    ㉘“老板,我没做对不起店里的事情,您不能解雇我。”我着急地说。

    ㉙“这不是你的工资,郝大爷来过了,你这孩子,工资不高,做了好事,还不让后厨师傅说。这钱奖给你的,你为店里带来了生意,郝大爷为咱店介绍了不少客户,许多人家中午不做菜,就订我店里的菜。从今天开始,咱们店每个周日免费提供鱼头豆腐50份,打包盒没法用,就用定制的保温桶,这50份鱼头豆腐就由你送出去。”

    ㉚我鼻子一酸没忍住,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连声说“谢谢”。

    ㉛老板递给我一个手机,说:“这是郝大爷送你的,他说让你多给家里打电话。”

    ㉜九月份第一天,我要离开饭店,到饭店几里外的一个技校念书。郝大爷为我找的学校。我的吃住费用都由郝大爷承担。他只有一个条件,让我周末带一份鱼头豆腐给他。

    ㉝“你周日还得来啊,50份鱼头豆腐还得由你送。”临别时,老板叮嘱我。

    ㉞我对老板深深鞠了一躬。

    ㉟“这孩子挺懂事的。”他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得感谢你啊,你为我店带来了好运。”

    ㊱“是您做了善事。昨天我爸来电话了,说每周村里老人都能吃到一份肉菜,有鱼头豆腐或鱼香肉丝,每周都换花样,别人送的。他们几个老人聚到一起,商讨这个星期日送点什么出去。”

    ㊲“了不起,真是了不起。”老板感叹道。

(选自第2018年第7期《小小说月刊》)

(1) 分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反映的人物心理。

①他打开保温桶的盖子,惊呼:“鱼头豆腐。”他眼睛着光,一瘸一拐向厨房,拿来一个大碗,颤抖着手把鱼头豆腐连汤带水倒进大碗里。

②“怎么不上学呢?”他目光如炬地望着我,我避开他的目光,沉默不语

(2) 文章结尾老板说“了不起,真是了不起”,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是什么让他觉得“了不起”。
(3) 结合选文分析题目“奔跑的鱼头豆腐”的作用。
(4) 本文作者想通过“奔跑的鱼头豆腐”表达什么主题?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摆渡

杨崇演

    ①老家有一条小河,一条东西流动的河———熟悉,安静,亲切。河边的柳树每到春天都会抽出许多柳丝来,整个村庄总是充满着诗情画意。彼时,最应景的一首诗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②我上学时,要过河,没有桥,只有摆渡。渡船可坐二三十人,依次上船,船边可坐人,但摆渡时艄公不让我们坐。你在左岸,我在右岸,篙一撑,人一跳,还算相对简便。

③如果是去5公里远的集市买一些物什,摆渡起来,就颇有风情和故事了。

    ④常见一景:尚未等摆渡船靠岸,大家便争先恐后上船,唯恐落下,再等上半天。艄公倒显得较为淡定和慈祥,总是说:“不要争,慢慢来,都会载下的。”若逢下雨天,艄公还会帮忙拉一把,温馨提醒着:“船板易滑,放横脚走哦!”好生热情。

    ⑤艄公的住处是单间的小平房,距我家不足500米。在我的印象里,艄公俨然像小河的主人----五十开外,黝黑的脸庞,两眼炯炯有神,透露出坚定与执着。

    ⑥艄公做事讲究规矩,并拥有一颗工匠心----摆渡从不超载,遇上涨大水时,任何人求他也不允许摆渡;河埠头也很讲究,砌有石条,石条上锉有纹路,下雨天人们踩在上面也不滑,上下船都很方便。

    ⑦艄公最大的善心,就是摆渡不收费。当然,南来北往的乡人馈送萝卜、白菜、鸡蛋什么的,他也不会做过多的推辞,直言:“笑纳了。”

    ⑧摆渡船靠岸了,艄公插了竹篙,下了船,一屁股坐在田埂上,点上一支旱烟,吧嗒吧嗒的,边抽边和当地农田里的庄稼人讲上几句笑话。阳光落满一身,满地的菜苗啊秧苗啊什么的在笑声里一个劲儿---愣头愣脑地长。

    ⑨说说笑笑的空隙里,需要摆渡的人三三两两地回来了。上了船,找一个位子坐下----婶婶阿姨腰板直,挎着篮子,迈着碎步,篮子尽放着些洗衣粉之类的日常用品,布袋子里呢,则是新扯的衣料。汉子呢,则穿着解放鞋或拖鞋,裤脚高高卷起,粗野不堪。

    ⑩他们彼此熟悉,你招我一下,我呼你一声。今天镰刀卖什么价?你的豆芽卖完了没有?对方要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模样,要不就摇着头叹气---卖不起价哩。有人跟着点头,有人叹息陪两声,一阵短暂的沉默过后,或换了话题,或继续着、延伸着刚才的话题,每一个字眼、每一句话里都是烟火气息。

    ⑪看看人差不多齐了,烟也抽得差不多了,艄公丢了烟屁股回到船上,喊一声:“注意安全喽!”劲一使,篙又一撑,橹又一摇,掉转船头,归去兮。但见艄公站立船头,船橹使出浑身解数,尽情撒欢,搅得水面哗哗作响,直把一个个枯涩的日子摇得水花四溅。

    ⑫村里人对艄公特别敬重---他摆渡过多少货物,只有小河知道;他摆渡过多少行人,只有渡船知道;他流过多少汗,只有撑篙知道……

    ⑬艄公“上班”准时,“下班”也准时,唯独拿我们这群读书郎没办法。有一次,我伙同隔壁三个学生很晚才赶到渡口。天色已暗,我们焦急地朝河对岸的那座小屋狂喊,“艄公!过河啊!”没一会儿,就见一个模糊人影出来了:“狗崽子,读书可要认真啊!”

    ⑭花开花落,雁去雁来,艄公一直陪伴着这条小河以及舒展开来的大河,厮守着这只渡船,像厮守着一个人生的诺言。

    ⑮后来,我去外地求学并参加工作。再后来,陆陆续续从父亲口中得知,艄公还捐献出一辈子的积蓄,在小河上造了一座漂亮的小桥。一桥飞架南北,艄公和大家的心情并非完全一致----失乎?得乎?再后来,艄公去世了,只留下一艘摆渡船停留在岸边。

(选文有删改)

(1) 本文的题目为“摆渡”,文中写了艄公“摆渡”时的哪些场景?请分点简要概括。
(2) 结合文章理解“艄公一直陪伴着这条小河以及舒展开来的大河,厮守着这只渡船,像厮守着一个人生的诺言”一句的含义。
(3) 艄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 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对故乡的眷恋,也有人认为是对艄公优秀品质的赞扬。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结合小说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6 分)

爱的防弹衣

陈学长

儿子去买菜了,一个多小时还没回来。

妻子开始埋怨我了,说,锻炼孩子,也不是这个法子啊?十一二岁的孩子,能独自买菜吗?去那个菜市场,要穿过一条车来车往的马路,况且,外面的雨下得哗哗的,瓢泼一般。

起初,我对妻子的话不以为意,琢磨了一会,竟也有了担心 , 而且这担心随着琢磨的深入愈来愈烈。终于,我坐不住了,关掉电视,拿把雨伞,匆匆下了楼。

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一盏茶的工夫,终于来到菜市场。收好雨伞一回头,发现妻子也跟了来,她在家里放心不下。

可能是下雨的原因,平时人山人海的菜市场,今天竟然冷冷清清,买菜的比卖菜的人还少。在靠近肉市的水果摊前,我们发现了儿子,要不是我把食指竖在嘴前,妻子肯定会大叫起来。儿子很狼狈,身上满是泥水,显然在路上滑倒过。不知为什么,他蹲在过道上,正在捡拾橘子。他的前面,是散落一地的黄橘,有些橘子已经烂了,白色的地板上粘有星星点点的黄色汁液,不远处还有个蓝色的塑料筐,倒扣在地上。我牵着妻子躲在一边,远远地看着。

“小家伙,这筐橘子就是你撞倒的。眼睛长哪儿去了?走路怎么这样莽撞!”声音来自苹果、橘子、香蕉等围成的半圆形摊位内,里面站着一位穿着蓝色围裙的中年男人,年纪约摸三十一二岁,中等身材,四方脸庞,可能是卖水果需要熬夜的原因,眼袋很大,眼圈略微发黑。白衬衫的领口微微敞开,袖口撸到手臂中间,露出古铜色的皮肤,他双手按在摊位上,伸着脖子,瞪着通红的眼睛冲儿子吼道。

“叔叔,真不是我撞倒的,我根本就没碰到橘子筐,我经过的时候,它恰巧歪倒了。”儿子说。

“不是你撞倒的,那你干吗捡拾啊?”

“我是帮你啊。”儿子站了起来,他不想继续捡拾橘子了。

“橘子难道长腿了?它自己会跑到地上吗?你这个小家伙不但很笨,而且还很不诚实。”

妻子有点沉不住气了,想过去和胖男人争论,被我一把拉住。她疑惑地看着我,似乎觉得我太窝囊。我压低声音解释说:“小孩顺风顺水的长大,承受能力会很差,遇到点委屈和挫折便会受不了。让他接受点挫折教育也好。”妻子了我一眼,对我的主意不太赞同,但还是依了我,继续旁观。

“我还是那句话,我没有撞倒你的橘子筐。”儿子斩钉截铁地说。

“你这个小坏蛋,看你一身脏的,是个乞丐吧,犯了错,还不敢承认?”胖男子从半圆形摊位内走了出来。

这些话,就像嗖嗖射出的子弹,连妻子都给伤到了,泪水迅速充盈了她的眼眶。这一次,我没有拉住,她一下子就冲到胖男人面前,指着胖男子嚷道:“我们说话 都要讲道理呀,你说是我儿子撞的,我儿子说他没撞,我也不知道你们俩谁说的不对。”

“哎哟!”胖男子转脸又和妻子吵起来,“大人来了更好,我这橘子摔烂了很多,正愁找不到头呢!”

“你家橘子是摔烂了很多,我也很同情,可不一定就和我儿子有关系啊?他帮你捡拾,你不能赖上他呀。”妻子拉着儿子想走,被胖男人伸出的胳膊拦住。胖男人说,继续捡吧,我不会错怪任何一个好人!

我走过去拍拍胖男人的肩膀,说:“师傅, 上面有监控呢,我们看看监控吧,如果是我儿子摔烂的,这筐橘子我全买了,如果不是,你可要道歉喔!”

“好,看监控就看监控,我这橘子不能白摔。”胖男子喘着粗气,摆手让邻摊的一位老人帮他看摊,拉着我就去监控室。

录像放得很慢,也放了好几遍,原来是橘子筐摞得太高,又有点歪,才倒的。橘子筐倒时,我儿子离它有一大截距离呢,他只是恰巧经过。

“师傅,看清楚了吧。”我撇着嘴说。

“对不起,小兄弟,怪我没看清。”胖男子给儿子道了歉。

回家的路上,妻子问儿子:“孩子, 胖男人骂你笨蛋,骂你乞丐,你心里难受吗?”

儿子仰着头回答说:“我不难受, 我只是气愤。”

妻子很纳闷,妻子问:“那话像子弹一样,很伤人的,为什么就伤不到你呢?”

儿子咧嘴笑了笑,说:“爸爸给我穿了防弹衣呢,爸爸经常夸我是一位聪明、善良的孩子。”

(选文有删改)

(1) 根据语境,发挥想象,描摹画横线句子中“我”所“琢磨”的内容。(不超过 60字)
(2) 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①外面的雨下得哗哗的,瓢泼一般。

②这些话,就像嗖嗖射出的子弹,连妻子都给伤到了,泪水迅速充盈了她的眼眶。

(3) 文章以“爱的防弹衣”为题。有何好处?
(4)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胖男人”这一人物形象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