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有一句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这最后一个“知”字,究竟是指智慧□还是指知识□如果是指智慧,那就是一种理性精神或能力;如果是指知识,那就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而不是通常所谓知识。其实,两种解释有相通之处。苏格拉底说:“我知道自己无知。”这同孔子的说法很相近。知道自己无知,才能不断求知;越是不断求知,越知道自己无知。“无知”是获得知识的基础和动力,孔子有这种智慧或“自知”,所以才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也才能要求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永不停息,更不能以有了知识而沾沾自喜。

(1) 准确、工整地抄写下面的句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 你认为文中加点的“知”应解释为:,读作:
(3) 填入文中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 , B. , , C. ,  ? D. ?  ?
(4) 下列与读书学习有关的成语,不是出自《论语》的一项是(   ) A. 学而不厌 B. 温故知新 C. 不求甚解 D. 不耻下问
【考点】
汉字的部首与偏旁;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任务三:联系实际,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年级公众号在推送本次学习活动的结语部分时,编发了下面这段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我们奋起的动力源于什么(甲)源于伟大的民族精神。一代代科研工作者,抱着科技强国的梦想,攻坚克难,创造出一项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面对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中华儿女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在废墟上建起崭新的家园。疫情面前,无论是最美的“逆行者”,还是坚持居家工作学习的人们,大家团结一心,共克时艰。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让我们勠力同心(乙)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 在文中(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甲)问号  (乙)顿号 B. (甲)问号  (乙)逗号 C. (甲)冒号  (乙)逗号 D. (甲)冒号  (乙)顿号
(2) 下面是四位同学阅读文段后写下的感受,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科研工作者用科研成果推动“中国号”巨轮扬帆远航,他们潜心钻研,精益求精,弘扬着民族精神。 B. 三军将士听党指挥,保国戍边,是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用赤胆忠诚、勇于牺牲的家国情怀弘扬着民族精神。 C. 医务工作者在疫情爆发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决然逆行,以人间大爱与责任担当弘扬民族精神。 D. 普通劳动者以默默的付出弘扬民族精神,他们敬业奉献,大张旗鼓地书写着平凡但不平庸的人生。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