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庆祝“世界读书日”,蕙雅中学校园广播制作了一期“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访谈节目,邀请王老师和商陆同学作为嘉宾参加。下面是主持人黄董同学的一段采访实录。

①黄堇:首先,感谢王老师百忙之中来到我们的直播间,同时也祝贺商陆同学荣获《全市中学生辩论大赛》最佳辩手的称号。商陆同学,你获得这项荣誉最得益于什么?

②商陆:我觉得是读书。

③黄堇:你平时主要选择哪些书为主去读?

④商陆:除了《朝花夕拾》《傅雷家书》《艾青诗选》《西游记》这些书外,像《资治通鉴》《古文观止》《苏东坡传》《哲学简史》《中国古代造船与航海》等,也非常喜欢。

⑤黄堇:王老师,您怎么看待商陆同学的选择?

⑥王老师:商陆同学的选择对大家还是很有启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黄堇:现在,非纸化阅读很流行,你们怎么看?

⑧商陆:我觉得读起来很方便,网上的书也很多,还可以随时跟书友交流。

⑨王老师:随着科技的发展,非纸化阅读越来越受到很多同学的喜欢。但是纸质阅读仍然优势明显。当你捧着一本书,在闻到墨香的同时,感受它独有的质感,它给你带来更直观的阅读体验。况且阅读不是简单的阅读行为,还需要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非纸化阅读鲜艳的色彩,很强的变动性,很难让读者的注意力集中,难以养成专注的习惯。当你翻动纸张,摩挲纸上跃动的文字,沉浸其中,你的思想会变得更加深刻。所以,我个人觉得纸质阅读不能被取代。

(1) 这段实录,第①段有一处标点错误,第③段表达啰嗦,第④段漏掉一个字,请你找出并修改。
(2) 补写第⑥段中画横线的内容。
(3) 请从第⑨段中筛选三个关键词语,概括纸质阅读的优势。
【考点】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两年前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今年4月18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又与观众见面。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舌尖2》总导演陈晓卿在摄制前提出了54条要求与建议,如“美食不是目的地,是邮发点”。因此,《舌尖2》收录了这样的故事,一对养蜂夫妇一年中300天带着帐篷奔走在路上赶花酿蜜,他们做着最甜也最苦的澄汁。摄制组跟拍了这对夫妇40天的旅途,从四川出发,越过秦岭,落脚甘肃。

(《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4月18日)

     【材料二】《舌尖2》这部最初曾建议围绕“八大菜系”来做的纪录片,最终选择了以美食为由头评选故事的路径,以美食见人生,瘵美食寄托在人物的情感和故事当中,加上原本就有的精妙的纪录,磁性的解说和精彩的画面,因此《舌尖2》一搬上电视荧屏的餐桌就此起轰动。

     【材料三】网民“@黛焉”:大概《舌尖1》的火热让制作团队压力太大,导致《舌尖2》过分追求所谓“背后的东西”,讲故事占据了80%,美食倒成了一闪而过的东西了!觉得“舌尖”还是带给“吃货”简单的满足和幸福更好。

(1) 依据材料说说《舌尖1》火热的主要原因。

(2) 依据材料说说《舌尖1》和《舌尖2》的相同之处。

(3) 很多网友评论《舌尖2》:“少了口水,没控制住潮水。”请依据材料,说说网友这样评论的原因。

综合题 普通
3. 阅读以下内容,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文物不仅是一座城市历史进程中弥足珍贵的见证,更是整个民族珍贵印记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山西有34处古建被“认养”,其中14处已修缮完毕,重庆市万盛经开区青年镇文化服务中心利用赶场日与市民们面对面开展文物普法宣传及交流活动,广州梧州市投入约一千万元推进文物保护工程。北京招募了千名文保志愿者,文保志愿者在巡查文物安全状况、宣传文物保护理念的同时,还需成为文物保护的带动者。

材料二:2018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百胜集团旗下肯德基公司携手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国宝耀中华”系列活动。肯德基通过获得国家博物馆17件“国宝”的IP的授权,结合最新科技手段,完成青铜重器后母戊鼎、四羊方尊、东汉陶船、《宪宗元宵行乐图》等国博馆藏文物形象的开发,全新落户北京、上海、西安、成都、长春等18个主要城市的重要门店,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材料三:

受国家保护的文物

①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和石刻、壁画等。

②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等。

③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等。

④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手稿和图书资料等。

⑤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等。

(1) 结合材料,说说现有保护和传承文物的举措有哪些?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以下信息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物是城市的见证,民族文化的载体。 B. 人们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参与文物传承。 C. 文物遭受严重破坏、传承文物极必要。 D. 传统方式和科技结合可增强文物保护。
(3) 根据材料三的提示,填写文物简介卡,简要介绍你熟悉的一件(一座、一处)受国家保护的文物。

文物简介卡

文物名称

年代

特点(外形、图案、作用等)

价值(历史、文化等)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