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爱阅读· 《朝花夕拾》趣读

小羽在阅读《朝花夕拾》后,以“迅哥儿”为网名,为童年鲁迅做了一个朋友圈。

   :迅哥儿,《三哼经》给你买来了,还不错吧!

②__:这书可不好,什么“刑天”“帝江”,不就是“怪哉”之流么?!

③__:还是回去背《鉴略》吧!

(1) 根据阅读《朝花夕拾》的经验,为上述回复分别选出相应的人物。

A. 长妈妈     B. 父亲     C. 寿镜吾先生   D.范爱农

(2) 结合《朝花夕拾》,谈谈鲁迅对儿童读物的看法。
【考点】
作品的人物形象; 作品的经典情节; 作品的艺术特色; 对作品的体验感受; 《朝花夕拾》;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名著导读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3.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题。

【甲】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

“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乙】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1) 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A.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所写的一部回忆性散文,全书共十篇。在此书中始终并存着两个世界:一个是回忆中的往日世界,一个是写作当下的现实世界。 B. 《朝花夕拾》中有批判“正人君子”之流的《无常》,有表现师生情谊的《藤野先生》,有反映家庭、教育问题的《五猖会》……既有温馨的回忆,又有理性的批判。 C. 【甲】选段中的“他”与鲁迅相识于日本,曾因“绣花鞋”事件被鲁迅误会。在老师徐锡麟牺牲后,“他”不主张发电报谴责当局者,与鲁迅的意见不一致。 D. 【乙】选段中的长妈妈和鲁迅是同一门的邻居,鲁迅在她的怂恿下,做了一件令自己终身不能释怀的事:在父亲临死的时候大声喊父亲的名字让父亲走得不安生。
(2) 【甲】选段中的“他”指的是谁?是一个怎样的人?
(3) 参考示例,结合【乙】选段的原文,谈谈自己的阅读心得。

示例: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真切地感受到年少时的鲁迅对大自然的热爱。小鲁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里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他热爱自由生活,喜欢探求知识。

名著导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