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渌罗山至桃源县记
[明]袁宏道①
江上望渌罗山如削成,颓岚峭绿,疑将压焉。从此一带山皆飞舞生动,映江而出,水缥绿见底。至白马江,山益夹,水益束,云奔石怒,一江皆飞沫,是为浪光之天。山南即避秦处②。上桃花溪百步,从间道出后岭,玄武宫其巅。宫甚敝,道士迓③于门,指数奥僻处曰:“某丹台,某瀹鼎池。”余爱恋山色,苦不欲记之。有碑焉,苔鲜剥落不可读,道士闭目庄诵,如快小儿课《鲁论》④ , 不觉失笑。趋而出,见道傍古松,偃蹇⑤有异态,为之却行。又数折,得桃花观,从左腋道入,竹路幽绝。一黄冠⑥ , 簪笋皮,白须照两颧如红霞,疑其异人。余肃冠裾,将揖之,未数步,趋而前。余笑益不止,携游者以余为暴得佳山水,会心深也。观周遭,皆层峰,淡冶如绘。观前为驰道,车尘马足,略无歇时。截驰道而南,入桃花洞,无所有,惟石磴百级,苍寒高古,若有人焉,而不可即。
余读《瞿童记》,有云:“偶造佳地,见云气草木屋宇饮食使人淡然忘情不乐故处。”此与竹林寺方广寺何异?苏子瞻泥于杀鸡⑦一语,遂以为青城菊水之类。至韩退之、洪景卢⑧ , 益不足道矣。甚矣夫,拘儒之陋也!出洞已昏黑。是夕遂宿水溪,去洞二里许。
[注]①袁宏道:明朝文学家,钦慕陶渊明。②避秦处:语出《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一句。③迓:迎接。④快小儿课《鲁论》:意为聪明的小孩诵读《论语》。⑤偃蹇:这里是高耸的意思。⑥黄冠:指道士。⑦杀鸡:语出《桃花源记》“设酒杀鸡作食”一句。⑧韩退之、洪景卢:唐朝文学家韩愈和南宋洪迈。
小江和小南都很喜欢这篇文章。请你阅读下面对话,完成相关任务。
小江:我发现文中第一段有“余爱恋山色,苦不欲记之”“不觉失笑”等句,作者因何“苦”,又因何“笑”呢?
小南:我就用几句话简要说说自己的理解吧。
小江:嗯嗯,我跟你想的一样。还有,第二段“见云气草木屋宇饮食使人淡然忘情不乐故处”一句,我觉得只需要在“饮食”后面断句即可。
小南:我倒不这样认为。我觉得“草木”“饮食”“忘情”后面都要断句。我的理由是:
小江:你从句子意思、句式特点方面来解释,说得有理,我被你说服了!
小南:第二段中还有几个议论性的语句,如“”一句,作者认为苏轼等人的看法比较浅薄。他可真是不留情面啊!
小江:袁宏道是个性情中人啊!如果他和《答谢中书书》的作者陶弘景是同时代的人,你觉得他们俩能成为好朋友吗?
小南:
小江:你说得有理有据,让我很受启发!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