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竹里馆》诗中表现出来的画面。
【考点】
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语言表达 普通
课时演练
换一批
1. 诗歌鉴赏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复长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绝。一个“独”字贯穿全诗,刻画了一个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 B. 全诗用字造句、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就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C. 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琴,一边长啸。 D.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弹奏、舒啸之状,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
(2)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后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来相照”的明月当成知己,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B. 诗中“幽”“深”二字的运用,渲染了一种幽深、静谧的气氛。 C. 诗歌营造了优美高雅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D. 诗歌前两句写“声”,后两句写“静”,生动地描绘了美好景色。
(3) 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4) 有人评价这首诗具有“以声写静、以动衬静”的艺术特色,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简述理由。

示例:赞同。①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弹琴”“长啸”,这是以声响衬托静境,即“以声写静”。②以动态的景物“弹琴”“长啸”来渲染、反衬静态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更宁静的环境,即“以动衬静”。

(5) “幽篁”“深林”“明月”这些景物,描绘出了一幅什么图景?
诗歌鉴赏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