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面是关于李白和杜甫的相关资料,阅读后根据要求完成各小题。

唐天宝三年(744),33岁的杜甫与44岁的李白初次相遇于东都洛阳。当时的李白早已名满天下,此时的杜甫刚刚崭(zhǎn)露头角,虽然他们整整相差了11岁,却因着“宿命”悄然(qiǎo)拉开了友情的序幕 , 结下了一生最为     的友谊。

李白狂歌放酒、恣意潇洒,他高昂着头,看到的是蓝天的浩瀚 , 雄鹰的搏击,因而慷概激昂 , 歌声豪放;杜甫辗转漂泊、半生蹉(cuō)跎,他低垂着头,看到的是小径的崎岖,沟壑的幽深,因而     歌声凄苦。

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仙”出世,一生都在作浪漫的想象飞行;“圣”入世,一生都在现实的荆(jīn)棘与泥泞中跋涉。李诗秀于神,杜诗美在骨。他俩是诗坛永恒矗立的双峰,他们的千古名篇,都被      在历史的玉柱上,撑起了唐代诗坛一片“高不可及”的     天空;他们都以博大的胸襟,文学史上谱出了“文人相重”的一段千古佳话

(1) 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崭(zhǎn) B. 悄(qiǎo) C. 蹉(cuō) D. 荆(jīn)
(2) 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序幕 B. 浩瀚 C. 慷概激昂 D. 跋涉
(3) 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珍贵    郁郁寡欢    铭记    绮丽 B. 贵重    忧心忡忡    镌刻    绮丽 C. 贵重    郁郁寡欢    铭记    瑰丽 D. 珍贵    忧心忡忡    镌刻    瑰丽
(4) 对文中划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谱出了一段“文人相重”文学史上的千古佳话。 B. 谱出了文学史上一段“文人相重”的千古佳话。 C. 一段“文人相重”的千古佳话在文学史上被谱出。 D. 文学史上一段“文人相重”的千古佳话被谱出了。
(5)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前年,在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我在一棵枯死的胡杨树跟前站立了很久。我赞叹它,                                    , 那么,沙漠为什么不可以重新变成春天的故乡呢?

①它虽然已死去千年,但仍然以一棵树的形象存在于人间

②那么就可以证明,沙漠只是后来的演变

③既然沃野可以变成沙漠

④由此也引发我的思考:既然千年前这里还有树木

⑤它虽然再也听不见春天的召唤,但却给执著的生命留下不朽的启迪

A. ①⑤④②③ B. ⑤④③②① C. ①④③②⑤ D. ⑤④②③①
(6)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始龀”指七八岁。 B.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不仅具有说明文准确、客观的一般特点,又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教育价值。 C.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三作家》等。 D.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包括自传、评传、人物小传、人物特写、回忆录等。真实性是其基本要求。
【考点】
常用易错字字音; 同音字字形辨析; 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句子排序; 外国文学; 其他常识; 词语的使用(搭配); 语序不当;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语段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