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猜想]①固体为CuCO3;②固体为Cu(OH)2;③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设计实验]已知:Cu(OH)2、CuCO3受热易分解[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220℃],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步骤1: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并对蓝色固体进行洗涤、低温烘干;
步骤2:取一定量的蓝色固体,用如图乙所示装置和药品,定性分析其成分;
步骤3:另取一定量的蓝色固体,用热分析仪对其进行热分解,定量测定其成分。
实验序号
滴加CuSO4溶液的量
实验现象
①
第1﹣6滴
产生蓝色沉淀,但振荡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
②
第7﹣9滴
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增多.振荡后沉淀不消失,很快沉淀逐渐变黑色
【查阅资料】
I.Cu(OH)2在室温下稳定,70℃﹣80℃时可脱水分解生成CuO
II.酮酸钠[Na2Cu(OH)4]溶于水,溶液呈亮蓝色
【猜想与讨论】同学们交流讨论后,提出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少许Cu(OH)2可溶于足量水中
猜想二:Cu(OH)2可在足量NaOH浓溶液中溶解,溶液呈亮蓝色
【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同学们用Cu(OH)2粉末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方法与操作
结论
③
将少许Cu(OH)2粉末加到5mL蒸馏水中,
充分振荡
沉淀不消失
猜想一错误
④
将少许Cu(OH)2粉末加到NaOH浓溶液中,
猜想二正确
试管编号
试管内试剂
NaOH溶液
MgCl2溶液
Na2CO3溶液
Ba(NO3)2溶液
加入稀硫酸后的现象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白色沉淀生成
为了验证试管②中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试管②中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溶液中有MgCl2 , 即Mg2+和Cl-同时存在溶液中。猜想2:试管②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溶液中无MgCl2。
老师提示SO42-会对Cl-的检验有干扰,需要先除去,小明根据老师的提示和自己的猜想提出了如图实验方案。[设计方案]
沉淀A的化学式是。老师评价该方案时指出:设计思路正确,但试剂选择有误,你认为应该将所选的试剂(改成)。小明按照修改后的方案进行了实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猜想1正确,则步骤Ⅱ、步骤Ⅲ中必然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反思]小明反思进行步骤Ⅲ时,加NaOH溶液采用了滴加的方式,但没有立即观察到任何现象,是因为溶液中存在(填离子符号)。
组别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镉(Cd2+)浓度(mg/L)
0
5
10
15
30
50
100
120
发芽率(%)
95.0
96.7
97.2
98.0
95.4
74.5
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