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别
废液缸中现象
现象解释
第1小组
无沉淀、有气泡产生
第2小组
无沉淀、无气泡产生
第3小组
……
[原理分析]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讨论后认为:任何一个化学反应,反应物的用量不同,反应后物质的组成成分就会不同,这是最终导致各组废液缸中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
[交流讨论]
解释图中AB段和BC段溶液质量呈现不同增重趋势的原因。
资料1: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燃烧后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资料2:劣质的固体酒精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会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而二氧化碳不会。
【提出问题】1.该固体酒精是否劣质? 2.该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
[模型应用]有一瓶气体,可能由O2、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小科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瓶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吸氧剂能吸收氧气而变色。
[实验设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已略去夹持装置)。
[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通入一定量氮气;③通入该气体,点燃酒精灯。
[实验现象]步骤③实验过程中,A装置无现象,B和F装置出现白色沉淀,E装置中出现光亮的红色物质。
[实验结论]该气体由组成。
[实验反思]装置C和D归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环节。
[实验改进]小江同学认为,原气体中的CO2对CO的检验不会产生干扰;于是从简约装置、节约实验药品的角度出发,去掉B、C、D装置,也能达到检验CO2的目的,你认为小江的具体做法是。
①往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并过滤,得到滤渣甲和滤液A;
②往滴有无色酚酞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并过滤,得到沉淀乙和无色滤液B;
③将滤液A和B充分混合后,得到沉淀丙和滤液C; ④往滤液C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没有沉淀产生。
回答下列问题: